
静穆如山,灵动若水-书画秀天地
(记书画家王诚老师系列报道之一)
一、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邈远
静穆如山是我对王诚老师的第一印象,其实通透艺术崇高的风格,就能窥见到他真正的品德。王诚老师就具有这种人格魅力。那天在长沙酒店刚见到他时,如同见到一位热情而又谦和的老大哥。他的谈吐像从清泉里汲出来的最纯洁的水,愈是淡然愈是清纯,愈是感觉一见如故,坦荡得心中没有一丝杂质。
有时人的相见就是凭第一感觉。他怕我紧张,微笑着要我放松一些,没有必要拘谨。同时他又拿出水果,招待我家女儿朵朵。朵朵很快就和王诚老师的女儿王蕾打成一片,成了好朋友。他的谦恭随和平易近人,让我感觉就像见到了一位多年的老友。这种平淡和质朴,抹去了以前由别人传递给我的错觉。于是,我放下所有顾虑,畅所欲言地与王诚老师交流起来。
在与王诚老师交流的时候,他也提到,在绘画方面,他坚持了大半生。其实有时,他也有低迷的时候,书法是最累人的苦差事,说穿了说白了,你要耐住寂寞,首先要不怕吃苦,有时为了赶单,需要熬夜,同时还要保持书法的质量,累你没有商量。他说在九三年,他碰到了台湾国立大学校长著名书画家教授张性荃老先生,那年他八十多岁,现在张老师一百零五岁了,还健在。张性荃老师是他投的第一个老师,认识之后,就一见如故,当晚他还拜张性荃为师。我们的交谈,回到了一九九三年北京的那个夜晚。

二、话语京城夜,慧根师益彰。
其实生活也是一首歌,正如那首《北京的夜》,那是寂寞的夜,梦的错觉,全在黑夜画面,而正是在这个黑夜,我们的王诚老师忘掉了一切,放下了包袱,在和张性荃老师在书法艺术的思想世界里翱游,也正是这个令人难忘的北京之夜,和优雅的书法世界将王诚老师转入自主,选择了坚持,他开始用汗水,用寂寞,同灵性来装点他的奋斗历程。所以在灯火阑珊的北京之夜,王诚老师的梦一步一步在实现。
在一个充满无限的惊喜和期盼的夜晚,王诚步履匆匆地赶往张性荃老师下蹋的酒店。北京的路灯在静谧、孤独地发散一圈圈的光晕,车流如一条移动的丝带,路旁的霓虹灯就如王诚老师的内心,跳跃着喜悦。
交谈中,面对赏识自己的张性荃老师,王诚老师默默地站了起来,此时他望着窗外恬淡的灯光,闪烁着静穆。在负重寂寞前行的日子里,生活的齿轮相互咬合着,他还在不断的思索艺术生命的意义,确实有些累了。或许就是因为生活的无奈碰撞,渐渐将心情淡化,但又禁不住他一直对书画艺术的孜孜追求。是的!他始终都释怀不了少年梦想,从小就爱写字,练字,是痛苦?是快乐?心底忽然转入到了一个山头的迷茫。
面对良师,王诚老师坦诚了他的心灵,在老师面前直接抖落了一地的苦闷。他侃侃述说这艺术道路的艰辛,道出了心中的纠结,甚至说出好想停下来,想休息一下。“不!”张性荃老师手一挥,以鼓励和赞赏的目光注视着王诚,他说,“生活需要前行,这些你不要去想,只要认真努力,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的。你看我现在八十多了,我还在坚持,去写生,去创作。搞书法,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别看一天天重复昨天的日子,其实你一直在更新,在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每天的努力都在厚积,成功就在前方!其实你很有心机,我说的心机,是表扬你的意思,你收藏了那么多好的作品,你一直在努力,从你的字画中就看到了你的灵性,你的厚重与坚持。”
王诚老师默默地听着,他的心随着老师的话语而悸动着。张性荃老师的鼓励如同明灯一样,亮堂了王诚老师的心里。“我可以拜你为老师吗?”每天枯燥且单一的生活,努力奋斗,有时也能短暂的麻木灵魂,正处中年四十岁的他,同样也需要明师的指点。
“行呀,”张性荃老师马上回答了,他是满心喜欢这个一直进取的中年人。千里马是有,可是伯乐很少遇到。八十岁的他知晓,在艺术前行的道路上,优秀的人一样需要不断的调整和需要指引,前行的道路,不仅仅是需要呐喊的豪言壮语,而是要坚强的意志与耐力。往往有些人是因为岁月慢慢消沉了意志,而没有到达终点。他明白如果一旦停下来,安于现状,就会失去很多。现在是努力的时候了。有时候,因难,就更需要坚持,书画艺术,就是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
所以当王诚老师下跪拜师时,张性荃老师乐呵呵地让他磕完头,然后扶起来,他说:“这次北京之行不亏呀!收了一个好徒弟。”虽然名义上是师徒,其实就是益友。北京的夜沁着丝丝凉意,可是张性荃老师和王诚心里都是暖洋洋的,为了他们共同的梦想,高山流水遇知音,通宵达旦话前景。可以想像,他们如同伯牙与子期相遇,亦如: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京城邂逅成师友,幸遇知音尽欢颜。

随着交流,他们都通透了各自的想法,为了在艺术上更进一步搭建好平台,张性荃老师紧握王诚双手:“你叫王诚,诚信之诚,能不能成立一个书画院,叫中华诚信书画院?”
“好啊!”夜的黎明已在东方悄明,王诚心头已由张师拉开了新的序幕,“中华诚信书画院”就在那晚命名了,后来在台湾和香港注册登记,台湾东南亚由张性荃老师负责,大陆这边由王诚老师负责,在张性荃老师的感召下,王诚老师走出困扰到今天,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年后的一次展览,张性荃老师特意写了一幅字送给了王诚,其内容是:科学只求真,正如宗教只求善,艺术只求美,真善美可富人生之心华。他把人生真善美全部说出来。王诚老师甚喜欢,小心珍藏,他从内心感谢张老师。
王诚老师的际遇,随着生活的变迁而改观,他更加的有了自信。或许曾经呐喊的豪言壮语,有时却只能摇头苦笑!现实会慢慢的磨平身上的棱角,而在这时候,坚持才是最好的良药。张性荃老师给王诚指出了一条希望的道路,打销了他的质疑,其实王诚老师从来未曾放弃过,加上良师的指引和相伴,更加坚定了他所走的道路。为此,他会不断的调整着目标和梦想。

三、相濡以沫人生路,烛剪西窗岁月欢。
当我告诉王诚老师,在晚会上,我看到王诚老师的夫人配合他书法,用宣纸印墨时,相濡以沫的情景让人感动。王诚老师告诉我,一个男人成功的后面,必须有一个女人在后面支持。他有两个女儿,因为从事书法,照顾女儿方面,人际应酬方面,一日三餐,就全落在了他夫人身上,追根求源,书法这一块,他能走到今天,是与他夫人分不开的。所以王诚老师感叹,成功的男人,后面离不开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帮助。我们在交谈时,王诚老师夫人在旁边倒茶端水。跨越时空,在那北京那些日子里,书房室内,一个高大的身影,在挥豪创作……夫人伴其左右,举案齐眉,这是王诚老师的水墨人生,更是生活的场景次第花开。

三、文学与艺术的相通
当我提出,在对环境的希求方面,在艺术与现实的冲突方面,宁静与外在的喧哗,王诚老师又有哪些想法呢?
王诚老师告诉我,他的业余时间,全都投入书法和绘画之中。86年、9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个人书画展,在96年开幕式上,他就这样发的言:“从今天开始,我正式宣布退出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中国作协,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为什么我要退出这五大协会,就是因为我看不惯这个圈内的社会风气,前几年,更不象话,我也不会接触任何协会,任何媒体采访。”后来一直到习近平主席上台,2013年习仲勋誔生一百周年时,在战友和朋友的劝说下,王诚老师才出来接触媒体及与外界交流创作。
当时作为中国书画艺术代表团的团长去韩国时,他连一张名片也没有,其实这些都是虚名,白纸黑字,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功夫。要创作出自己的风格来,自己的字和画,就是最好的名片。
他说,文学艺术与书画也是相通的,他的字的开放与生合,质朴与清新,也许我是以我个人的意境在诠释书画,但这书画艺术之想法,其心性相通的感觉也尽在其中。
王诚老师的爱好广泛而丰富,且多才多艺。在我问及王诚老师的其他爱好时,他就告诉我,他在高中时,就是蓝球队长,爱好乒乓球,打羽毛球,他还会口琴、吉他、手风琴,篆刻、装裱也是他的特长,他的书法落款章就全部是他自己刻的。现在在北京,还有很多人找他刻章呢。现在王诚老师已经从部队退下来了。他想让他的生活更充实一些,所以业余时间会把他这些爱好重拾起来。
四、隐字归真人为静,书画潜行不落单。
“文人的特质与书画家的特质有些方面类似,在隐、静、真、逸、神这几个方面中,您最钟情的是哪一方面?”
“隐,我比较喜欢,人太浮躁,就做不了大事。敦实,比较稳重。”
可是,面对现实的喧哗和物欲横流愈演愈烈,艺术的脚步越来越平庸,甚至有低谷的回音。而唯有脚踏实地,稳步前行,才能走出真我,才能去掉空洞不堪,苍白、单调亦或虚伪。
在宾馆交流最后,王诚老师又提到那夜与张性荃老师的交流,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他摒弃了昨日的迷离,与行走的徬徨,心头更加敞亮,在北京那夜,他爬过了一道艺术的思想之高坎,登上了山岗,站在这山岗上,他看得更远,从此步入了更璀璨的前程。
本来只是想中午借休息的时间,由王诚老师给我题几幅字,但王诚老师体现了北方人豪爽的性格,坚决吃完饭后,单独为我铺案书写。吃完中午饭我们到了长沙晚报大夏25楼,一写,他就坚持了四个小时。在工作中尽显了他为人的诚恳及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他把他的真诚之心摆在书案上,行事豪爽,真诚仗义,整个下午他一直在挥毫。并坚决推掉下午专程为他安排的旅游活动,此事招惹了别人对我的诽议,爱护他的人都有点不能容忍了。
在书写过程,王诚老师非常认真严谨,这也是他平时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和行事作风。有一句诗文,他写错了,坚决要重写,这些细节,说明王诚老师对自己要求相当严苛的,做事情扎实严格。
我对书法不是很懂,我仅以我文学的思维和灵性的触角去欣赏,看到了王诚老师挥墨气势,同时从抒写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苍劲的笔法,而有时,又是淋漓洒脱,或流畅行文,或饱满丰韵,特别是给我写的那幅风景林,整篇呈现苍茫沉郁,古朴纯厚,潇洒自然,看他的字,我不禁想起了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显有“念天地之悠悠”之意境。这也许就是大家的风范、大家之作为。
不管是书画还是文学,外在的风光,只是一时的景像,更多的时候,始终是一以艺术孤独的方式在前进,他的生活,在寂寞中升华,他的朋友,遍布海内外。书画,成了他修炼的方式,也是心灵取暖的挚爱。而正是这静穆灿出的火花,让书画为他织出了他人生的经纬。《王诚书画收藏联谊会》2016年5月16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我想通过这个联谊会的成立,将会聚集更多收藏王诚书画的朋友,让更多的人去触及王诚老师的书画中的灵魂。
五、笔墨尽染归真意,书画人生尽悠然。
在二月份寒冬时节,我就多次收到别人质问,甚到拉黑我,责骂,侮骂。直言指责我“你这人没有诚信!”,“你一点都不诚信,你把王诚老师当傻瓜玩……”“我说公道话……可怜王诚老师谦谦君子……”其实我已写了一部分,可是自己不满意,如果我把连自己都不满意的作品拿出来,于我的朋友,我觉得更是不敬。
其实,我一直在等待王老师的责备,也许若是他责备,我就更写不好了。为此念而想,更感觉到了王诚老师的高尚与纯朴,还有优雅的淡然!其实我以为通过他周边的人物,越发会体现他的精神,有时解释是多余的。这也许是生活中太多经历的我过于敏感。
我想王诚老师的周边,并不缺乏追捧之人,但这些并没有左右了他的性格,崇高的品德,并不是因为周边追捧而变得庸俗,而他更多地是体现在他用艺术风格挥洒他的赤诚之心,和他的为人之道。有时简单的误会,更能体现出他沉静的心灵之美,也就是我所说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其实,只有艺术家藏着山一样的静穆伟大而深沉的品格。他的书画所承载的内容才呈现出高雅之灵魂……
我写作时,常重于意境,淡于陈旧和俗套,而王诚老师的书法,潇洒之中不乏沉稳。看他的字时,会想起这样一个场景:深夜,北京的灯火更是迷离,街道,风在呼动白天人流的气息,而笔尖带着寂寞,和着他的灵魂,在纸上游走。这需要多少日日夜夜的抒写的积累,才会有他笔的灵动,字的飞扬。
夜很深了,面对北方的天空,在北京,也许在这深夜,总有一个挥笔的人,正在用灵魂与黑夜对话,能想像到他的背影,就和他的山水画一样,影映在我的心中。我能书写出寂寞,他能画出他独特的人生。
生活中,王诚老师早就是一颗闪耀着自己光芒的艺术之星。他在1986年、1996年先后举办两次个人书画展,多次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奖。国礼书画家、慈善大使、中韩文化艺术交流大使、爱心艺术家、中华榜样艺术大使、艺术国礼奖获得者。他已是国内外的知名人士,但在我心中,他还是一位谦和的好大哥,一位有包容心,一位诚实,一位有担当,一位静穆如山的好大哥。他的行走方式,更帖近于生活,就如同他的心灵,不受社会尘埃所侵蚀,亦如我写作一样,畅意人生。
《致王诚老师》
北京的夜/
渲染了城墙记忆/
你的灵感和梦想/
洒向星空/
旖旎了阑珊的灯火//
江南的风/
完美了我的承诺/
曦光的等待/
在晨露里饱满晶莹 //
你的静穆/
高尚的纯朴/
在书画里呈现,优雅的淡然//

王诚大哥,其实,我在千里之外的长沙,一直在与你心灵对话,一直在与你隔夜长谈,夜很安静,静得只听到我键盘的敲打之声,我书写的不是寂寞,而是你昨天和今天的心路历程。
虽然寂寞的夜能锁住人的外壳,但是他执着艺术的内心持有一个无比强大的自我。翻开生活的页面,确实太多的荣誉与赞美在他的身边,我想。这也是对他的历练,是静静享受这荣誉的辉煌还是继续他书画的寂寞行程,再创新的辉煌。其实答案,张性荃老师早就告诉他了。王诚老师已打开了春夏秋冬的画卷,他已脱去空虚荒芜的外衣,挥毫泼墨写就他的明天与未来,我们依旧等待他下一幅最美最绚丽的最有深意的书画。也许我算不上王诚老师身边的挚友,我只是借鉴他的品行去鞭策一下自我!估且抖落我一身的狂傲与孤寂。
观望远在北京的喧嚣,书画艺术涵盖了他独特书画家的气质与优雅,他的生活天地,世事浮尘,在字画里笔墨尽染,能让人品出一片清新,就如同我所说的,山一样的高尚纯朴和水一样的优雅淡然!
一气写完此文,断句成章,已是凌晨四点半了。似乎我也在分享王诚大哥的孤独与快乐,将沉淀在心灵中的想法尽数倾吐,字里行间也许写得不全面,但也算能草草交上一卷了。

六、书画家王诚老师简介
王诚,著名书画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 国务院国礼书画特供艺术家
生于一九五三年,著名书画家,中华诚信书画研究院院长。自幼酷爱并自学书法和绘画艺术,先后师从廖静文,启功,姚治华,韩美林和台湾国立大学校长、著名书画家教授张性荃先生。
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的大型书画展上荣获大奖。其书法、绘画及篆刻作品被多国政要首脑、名人名家、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钓鱼台国宾馆及中外大使馆、艺术馆珍藏。
【艺术成就】
• 1986-1996年 先后举办两次个人书画展,由启功先生题款;
• 1993年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举办了由韶华同志题款的《王诚收藏展》
• 1997年 荣获第五届中国、日本书画作品展览一等奖、三等奖;
作品赴日本巡回展览半年,多幅作品被日本名人政要收藏。日本友人馈赠印章
一枚以示敬贺。
• 2004年 书法作品毛主席诗词《昆仑》被毛泽东女儿李敏收藏;
• 2005年 书法作品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 2006年 书法作品《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宣言书》被马来西亚中山会馆收藏;
• 2008年 书法作品《沁园春.雪》被天安门管委会收藏;
• 2008年 被聘为国礼书画作品特供艺术家;
• 2009年 庆祝建国60周年被评为60位杰出书画家之一;
• 2010年 为人民大会堂绘制巨幅山水《江山如画》 4.5米*1.5米
• 2011年7月 “长城颂”山水画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 2012年5月 被授予“中华优秀艺术家”称号;
• 2013年8月 荣获“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画展纪念奖;
• 2013年11月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收藏本人四尺书画一张;
• 2014年2月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魏文藻先生收藏八平尺书画一张;
• 2014年6月 获得《国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资格证书;
• 2014年8月 获得《诚信中国百位倡导书画家》荣誉证书;
• 2014年10月时代中国》刊登发表本人书画作品九张;
• 2014年11月荣获团中央颁发的《爱心艺术家》荣誉证书;
• 2014年11月经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评估专家组严格评审:书法作品市场价格每平尺:23000元 绘画作品市场价格每平尺:26000元;
• 2014年12月中华诚信书画研究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 2015年1月 参加中央电视台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2014点燃希望公益盛典》颁奖晚会并
• 荣获《2014点燃希望公益公益爱心奖》;
• 2015年1月 参加韩国书画协会举办的中韩文化艺术交流大会并荣获韩国政府颁发的《中韩
• 两国文化交流大师》荣誉称号;
• 2015年2月 中国邮政2014年发行王诚书法绘画邮票邮品计二十一套(张);
• 2015年2月 荣获中国邮政颁发的《庆祝建国65周年主题邮票》发行荣誉证书;
2015年11月经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评估专家组严格评审:书法作品市场价格每平尺:36000元 绘画作品市场价格每平尺:39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