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与形的美图——磊明朗诵艺术的审美启示
名片
磊明,山西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综合广播业务指导,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话剧影视系客座教授。朗诵艺术家。曾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第一名,采编播的作品有三十余篇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最佳播音员”称号,“全省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策划主持担纲朗诵省内外大型朗诵活动一百余场。出版发行有《中学生语文教材诵读示范》。曾任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副主任、新闻中心副总监。山西省第七届、第八届青联委员。
故事
在播音主持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个人形象从声音开始。”
这既是一道门槛,又是一线绝美的风景,意味着由此之后腾挪翱翔直至理想王国的无限空间。而朗诵,则是通往这一空间的必经之路。
一名出色的朗诵者,除了声音条件之外,同样需要人生历练的积淀、内心世界的丰盈与审美情感的深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自然、社会、生活中不断发现美的源泉或美的踪迹,从而构建出一幅幅声与形的美图。
磊明,就是这样一位美的发现者与创造者,是声、语之美的造型师。
1,心灵的色彩
聆听磊明的朗诵,就仿佛在欣赏一幅多彩的、美的图景,无论是一个故事、一篇散文或一首诗歌,他都能绘声、绘色、绘形地深情表达,将流自心底的美好情愫,自然从容、层次有序地展现出来,在声与情的水乳交融之中,彰显强化了“形”的星光闪烁,呈现出生命的华美,就像一段欢愉生活嵌入素朴而具有优美旋律的歌词里一样。潜移默化,踏雪无痕,把观众带入一个色彩斑斓的视听世界。在这里,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心的净化不可缺省。任何一个审美形象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只有美的心灵才能够感受和发现美的踪迹,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移我情”。
正如诗人华滋沃斯所说:“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而对于磊明,或许是塞北故乡的萧瑟苍莽,渤海湾的浊浪翻卷,再加上30年从艺生涯的冶炼熔铸,让他早已看惯了大红大紫、大悲大喜的世间常态,明白了浮华与质朴、欲望与理想、卑下与高尚之间的云泥之差,顿悟到“大写之人”的生命真谛,也才有了他奉为人生信念的顽强固守—荣辱不惊,去留无意,光明做人,磊落从艺。将这样的信念融入创作,从而构成了磊明朗诵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心灵的色彩。
2.声音的色彩
其次是声音的色彩。一个作家,当他的作品被不同的朗诵者演绎的时候,常常会收获不同的听觉冲击;一个听众,当他从不同的朗诵者那里获得多元的审美感受时,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文本,会有如此迥异的视听效果?这种个性多元的风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磊明给出的答案是—心觉、感知与领悟,而物化这三者的全部底色和支撑就是声音与气息。“声”与“气”是朗诵者在二度创作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气”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现代朗诵艺术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古代文论家刘勰指出:“气之清浊通塞,人之禀赋,体气之高下,质骨有崇卑。”意思是,“气”是人格的魂魄,决定着生命个体的尊卑高下。
磊明接受这样的美学观点,极为重视自己作品的“一以贯气”,以“气”驭声,从而赋予作品多彩的气象,或雄浑,或飘逸,或清健,或婉约,不同的审美对象、审美情感,辅以不同的声气组合,张弛有度,吐纳自如,营造出一幅幅错落有致、虚实相间,斑斓而不失主调、华美又不乏简约的视听美图。一首《将进酒》,狂飙溅落的浩然大气令人梦回魂牵,他将诗人的豪放、诗情的澎湃、诗心的激扬,演绎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3.情感的色彩
如果说心灵、声音的色彩是磊明朗诵艺术的骨架,那么情感的色彩就是磊明朗诵艺术的灵魂。磊明的情感触角是敏锐的,甚至是敏感的。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窃窃的低语,一丝微妙的表情变化,都会被他捕捉并感知,都有可能让他惊悸、悚立、怦然心动乃至刻骨铭心、终生不忘……这样禀性的人,往往很难规避脆弱,需要更多的包容与庇佑。
幸好,磊明曾有军人的经历,严酷的军旅生活在他敏感的背后筑起一道坚实的堤岸,使他的性情变得宽厚而顽强:可以孤军奋战,但绝不孤芳自赏。敏感一旦升华为敏锐,就会成为艺术家可遇而不可求的一份得天独厚的优势,弥足珍贵。如此,磊明或许又是幸运的?因为,唯有敏锐,才能成就丰富,唯有丰富,才能铸就情感世界的绚丽与斑斓。王羲之在《兰亭序》里曾这样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是大书法家对审美对象的理性凝眸,他用丰盈多变的笔墨完成了自己对自然与精神之美的虔诚膜拜。品味磊明朗诵,最摄人魂魄的,就是他宽广的音域、醇和清亮的声线驱动下的多彩的情感,他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沉迂回;时而哀婉悲怆,时而柔情似水。无论是如怨如慕的浅唱低吟,还是大气磅礴的长风浩歌,他都能以情动人,异常精准地表现出情感的色彩和层次,并贯穿始终,心甘情愿地与作者同喜同悲,与听者共振共鸣,让人身临其境,最终营造出一种甚为特殊的“与我心有戚戚焉”的美感氛围。
擅于用情,但绝不矫情,更不滥情,一切都是有感而发的自然流露,水到渠成的由衷呈现。体现的是他对朗诵艺术以及用声音造型的掌控能力,而表象背后所隐含的,却是他极为高远的美学追求和极富个性的雄性风骨。
如是,我们得到的审美启示又是什么呢?
还是让磊明自己来回答吧—我们或许体验到了美的魅力,肯定了美的存在,而美的无限的丰富内涵仍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开掘。千百年来的诗人、艺术家已经发现了不少,就贮藏在他们不朽的作品里,千百年后的世界仍会有新的表现。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每一个能够创造出新形象的人,就是拓展和丰富了我们的审美情感、并使我们变得更为高尚、更为纯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