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精英,国家赤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凤的照人风采
余振魁 湖南读书会
艰难的求学之路
解放前,今湖南省浏阳市龙伏镇尚埠村的一条荒僻冲旮旯里,破烂的周家老屋住着一对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贫寒夫妻。丈夫周常国个儿不高,体力不强,还常常生病。自家无田无土无山,为着生计,周常国被迫常年给地主做长工,挣来少得可怜的粮食养家糊口。长期当牛做马的劳役使得周常国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除了出卖苦力,家里的事情他很少管,也无能力管。好在妻子吴美华身体犹健,个儿也较高,脑瓜子又灵活,虽然是童养媳出身,也未进过学堂门,可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操持这个清贫之家的重担子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吴美华的肩上。
1947年11月20日(农历十月初八日),24岁的吴美华生下一个未足月、瘦弱不堪的男婴,由于缺少奶乳和营养品,婴儿饿得天天啼苦不止。这可是头胎啊,吴美华祈天祷地,小心呵护,惟恐孩子有闪失。不识字的吴美华还居然费神给孩子取了个“其凤”的雅名,以表达她希望孩子易长成人,日后能象山中凤凰,飞出这个世居的穷山沟!
1949年10月,当新中国的灿烂阳光照进这条小山冲,雨露滋润着冲里万物之时,小其凤才3岁,黑暗的万恶旧社会或许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仅有朦胧的印象。
其凤出生后不几年,他又有了“其才”、“其生”、“其亮”三个弟弟。“凤、才、生、亮”四个字巧合的涵义是文盲吴妈的又一杰作和美好愿景。
获得了翻身的贫苦周家,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屋和田土山林,不应再受地主的压迫剥削了,但在相当长的年月,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周家还是未能摆脱贫困。
作为长子的其凤天生营养不良,又常常不得温饱,但幼小的他能理解父母的艰辛和家中经济的拮据,他从小就能吃苦耐劳,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劳动,还帮母亲照顾弟弟。其凤聪颖、乖巧,才几岁就羡慕挎着书包念书的邻居哥哥姐姐们,特别是每当他听到附近学校飘来的琅琅书声和悠扬歌声,他的心儿就象插上了翅膀,飞进了欢乐的校园。“我要读书!”他常在父母跟前迸出这句天真的话。
1952年下期,一开学,才5岁,个儿矮小的其凤就迫不及待地随便提了个家里的布袋,吵着父母带他去报名。“你今年几岁”?老师问。“7岁”,其凤答得干脆利索。“这么矮小,哪里象个7岁的孩子呀!国家规定要7岁才能入学呢!”老师疑惑地端详着小其凤。吴妈站在一旁不吱声,但又想笑出来。她央求老师给收下孩子,省得他天天吵要读书,老师还是不答应。“管你收不收,我就是要读书,我天天来!”小其凤霸蛮了,他扭头就往一年级的教室跑去。老师拿他没法子,只好破例安他坐在最前排。
进了办在一座老祠堂的“泮春小学”,其凤象只快活的小鸟,他连上学、放学的路上都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地哼着歌儿。然而一旦上课,他就格外的专注认真,回答问题特别积极,作业从不马虎潦草,背书如流,算术又快又准,直惹得老师满心欢喜。小家伙非常友善,和同学特别合得来,同学们都爱亲近他这个小弟弟,“凤妹、凤妹”喊得可亲呢。每天放学回家,小其凤帮父母做完家务,就一门心思地做功课,从不贪玩。
随着身体的发育,其凤日渐懂得了“穷不读书,穷要不断”这句乡间俗话的意思;也明白了母亲为他取名“其凤”的期待。他把学做人、读好书变成了自己的自觉行动,三年后,他的胸前就飘起了红领巾。
家里穷得叮当响,不但吃饭时常有上顿没下顿,就连买纸、笔的小钱都拿不出。读5年级了,其凤才用上一支母亲花7分钱买的“点水笔”。尽管他当成宝贝,小心地用着,可有一天却发现“点水笔”丢了。他求母亲再买一支,可从来不舍得打他的母亲流着眼泪狠狠揍了他一顿。后来,一个特别喜欢其凤的邻居奶奶卖几个鸡蛋买上一支送他。在当时,点水笔对于其凤是多么贵重的学习用品啊!
一晃6年,其凤快要高小毕业了,可他连年欠下了学校一笔学费,虽老师从未逼缴,但其凤能体贴老师的难处。一天,他向父母要钱还清学费,母亲说:“暂时拿不出,还要迟点交”,其凤性急了,他满屋东寻西找,最后提着祖传的、家里最值钱的那把烧开水的铜壶往外跑,说是要卖掉铜壶缴学费。这中用的东西怎能卖了呢?母亲急了,赶忙追上前去夺取,其凤见母亲快要追上来了,便匆忙把铜壶往路边的泥塘里一扔,一溜烟跑了。母亲回家取来捞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铜壶打捞上来。第二天,她带着其凤一起去学校求老师缓交学费。班主任罗树老师听说了这个故事哈哈大笑,他爱抚着其凤的小脑袋说:“学费迟点交就是,我会垫着的,你性急么子呢,只要读好书,要是你考取了浏阳一中初中部,我亲自送你去一中报到!”后来,在乡邻的支持下,小学的学费终于还清了,其凤好受鼓舞,他决心不辜负老师和乡亲们的期望,把书读好!但那时,他还没想到要上大学,当科学家,心里只有一个很朴素的愿望,那就是能走出大山到城里去当一名汽车司机,开着车子走南闯北多好啊!
1959年下期,其凤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浏阳三中初中部。母亲去生产队里支钱给其凤上学,队长说:“队里也穷啊,实在是冒得钱呢,安排你们去搞几天副业寻钱吧!”母亲向队上请了几天假,带着年满11岁的其凤光着脚板去10多里远的石柱峰上冲担杉树皮,母亲一担70斤,其凤一担30斤,母子俩凑起100斤,把杉皮担回家吃中饭,饭后再送到离家10多里的龙伏集镇上卖,回来正好断黑时分。就这样,母子俩每天能挣到1元3角钱力资,母子俩一连担了好几天杉皮,总算让其凤入学报到了。
其凤去三中读寄宿,最近的路单程60多里,得翻越大山石柱峰,趟过几条河,可他每期期初、期末或期中往返,总是翻山涉水,要莫打赤脚,要莫穿双草鞋,黎明启程,晚边才到。他自己背行李袋或是挑着担儿上路。累了,找块路边的大石头或草地上坐一会儿;饿了,用自带的米粑粑或其它干粮充饥;渴了,伏在山溪边上猛喝个够;脚上磨起了血泡,折根刺儿挑出血水继续赶路。
在学校里,其凤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他穿着最破旧,吃的最简单,从不向穿好、吃好、玩好的同学看样。他自个儿刻苦勤奋读书,把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他最肯独立思考,独立作业,自我生疑释疑,硬是闹不懂的地方才请教老师和同学,对所有问题都要刨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才罢。假期回到家里,除帮父母劳作,总是一个人呆在昏黄的亮蔑火或桐油灯光下温习功课或阅读课外书籍。他从不摆书生意气,从没闲散过。
母亲为了苦缴其凤和他的三个弟弟相继上学也从来没有闲过片刻。白天出了集体工,还要趁夜晚的月亮出夜工,常常干到半夜三更才收工。她曾经到附近的瓦窑棚里担泥巴;到石柱峰,到横冲担蔑片送到泮春去……她什么苦活重活都干,只要能挣到工分,只要能挣到钱。白天出集体工时,她总是趁大家休息的时间打好猪草以便收工带回家喂猪;或是去竹山捡笋壳,或是摘茶叶等,积少成多去卖钱。有时,队里没工夫做,她就背上个最小的孩子去茶山里捡野茶籽或做点其它什么活儿。晚上出不了夜工,她就在家里纺纱织布。其凤的父亲体弱多病,只能长期在家打些柴火,种点菜,喂些猪羊鸡鸭卖钱帮家庭开支。夫妇俩勤耕苦力,从没闲空过,就这样含辛茹苦不让其凤四兄弟失学。
其凤读初中二年一期时,有次回到家里,母亲因重病躺在床上不住地呻吟,他不知道母亲病了,问弟弟其才这是为什么,其才跟哥哥开玩笑:“为缴你读书,妈太劳累了,她日子难熬呀,赌你的气呢,你这个老大还是退学回来帮爸妈干活吧!”其凤信以为真,从冒对妈发过脾气的他冲着床上的妈号啕大哭地说:“我读书你赌我的气吗?我也赌气,冒得生路,死路总有,我退学就是,我要到外面去闯出一条路来!”说罢,他扭头就跑出了家门。母亲一骨碌滚下床,拖着病体去追,可一忽闪儿就不见了其凤的踪影,眼见天黑了,母亲只好请求邻坊里舍都来帮忙寻找,乡亲们举着火把,找遍整个村子,花了大半夜的时间才从后山的棘丛里把其凤拖出来,好说歹说劝他回家。从此,家里人再也不敢提他退学的事了。父母也横下一条心,就是砸锅卖铁,就是讨米也要把孩子缴出来。
为了理想,为了抱负,其凤以霸蛮、执著,虽九死而犹未悔,九头牛也拉不回的“一根筋”艰难求学。为了孩子有出息,能走向山外的精彩世界,父母舍己缴书,克勤克俭,默默奉献!是母亲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善良为人的美德潜移默化着其凤。读书期间,其凤每每回到家里,看到父母亲劳累、憔悴、消瘦的身体和生活的竭蹶,他总要动情地扑到母亲怀里痛哭一场,总要暗自发誓:一定要象母亲一样坚强不屈,学有所成,报效父母,报效乡亲!
好不容易熬到了初中毕业。其凤才回家不久,可学校就寄来了催欠通知。家里再穷也不能欠学费,其凤和父母都是这个性格,但家里实在是一贫如洗。母亲想来想去,惟有将家里仅剩的几斤菜油提到外面去换些钱。母亲提着油瓶连跑了都有十几里远的社港、龙伏、山田等地叫卖,但都无人要买。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个好心的熟人,告之情况后,这人便介绍一处地方才卖掉这几斤油。
第二天,母子俩将钱送到学校。回家翻过黄土岭这座高山时,母亲受不了暑热和劳累,她发痧了,实在走不动了,她要其凤先回去照顾家里,自己歇一阵子好转后再回,其凤走出一段路,心里放不下中暑的母亲,便又折回来守侯母亲,待母亲舒服些了搀扶着母亲一路回家。回到家里已经夜黑了,母子俩累得连晚饭都吃不下,想到求学这么苦,这么难,母子俩抱在一起伤心地痛哭了一场!
1962年,其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浏阳一中高中部,他更加坚定了苦读成才的信念,他要在浏阳这所最高、最好的学府将自己造就一番。从老家到一中,单程近一百里,要翻越又高又大又陡的蕉溪岭,可他比上初中翻越石柱峰的劲头更足了,往返同样是要莫打赤脚,要莫穿草鞋,只是启程更早,到得更晚了。
在初中,学的是俄语,进入高中可是开英语课,这对其凤来说,得从零起步,得在补上初中三年英语课的同时,又能跟得上高中的英语课,其难度可想而知,可喜的是,其凤并没有被拦倒,他这根“筋”绷得更紧了。他以雷锋的钉子精神抓紧一切时间背单词、读课文,连走路、上厕所、上街、运动场上,打扫卫生……都不放过。比较僻静的文庙大成殿和奎文阁前的樟树坪是他诵读英语的最好场所。同学们都休息了,仍可见他只身一人缓步大成殿上,过廊里或是樟树坪默记单词或诵读课文。他除了英语单词本不离身,还常怀揣语文集词、集句本,数理化公理、定律、公式本,科学地安排好时间,在补习好英语的同时,力求其它功课也齐头并进,做到全面发展。他每天温习好当日功课,做完作业,总要抽出时间预习好次日的功课,使次日听起课来目标更明确,更能把握课程的重点,以便突破难点。他还坚持每天入睡前,把当天的功课象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重映一遍,做到当天功课当天记死记活,当天消化吸收。他读书要求自己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周其凤是个遵规守纪的好学生,然而也有破例,那就是每天就寝熄灯后,可常见他单独一人倚在大成殿走廊柱下借着昏黄的路灯光亮凝神看书,也可常见他每天比同学们起得早,天朦朦亮就在樟树坪里倾情诵读!尽管老师曾多次婉转“批评”他,但他还是固执地坚持下来,他崇尚“天才就是勤奋”“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等格言。也许是他刻苦攻读的行动感动了大成殿里的孔老夫子和奎文阁里的魁星,赐予了他超群的灵性和悟性,使得他的学业日益长进!
其凤在一中一千多学生中,个儿矮墩,不爱说笑,不事张扬,他淳朴厚道、艰苦朴素、不慕虚荣,是个极普通、极平凡的山里孩子。但这个山里孩子以雷锋为榜样敬重师长,友爱同学,关心集体,乐于助人,读书最勤奋刻苦,最喜独立思考,踏踏实实,门门功课的成绩都在年级名列前茅,尤其是理科。因而他赢得了老师们的重视,同学们的喜爱,他以自己出色的表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但那时,谁也不曾料到日后的周其凤竟能成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在浏阳县城上高中,尽管节俭,开支显然比乡下要大些,加上其凤的三个弟弟都相继念中学了,这对于他们这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更是不堪重负了。其凤读到高中二年一期,父母实在支撑不住了,还负债累累,想到大学还有几年,负担更甚,一向坚强的其凤不免也开始动摇,觉得前景渺茫,很难到达胜利的彼岸。他打算回家学做木匠,一来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好让三个弟弟上好学;二来自己也谋得了一份当年又赚钱、又赚吃的较好职业。读完二年一期,其凤就真的回到家里拜师做木匠了。
一中的老师们得知这个消息,都感到诧异和惋惜。关爱每一个学生是一中历届老师的优良传统,老师们怎么也不忍心让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因贫失学,尤其是班主任文超凡老师、校长胡国运、教导主任李忠汉、常务副教导主任杨圣谟等,他们心急如焚,几次开会研究,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接回这个孩子回校完成学业!同学们也十分同情、关心其凤,都希望他能回到温暖的班级!于是,下期开学前夕,李忠汉主任等带着全校师生的托负不远百里山路专程来到当年的泮春乡尚埠大队周家生产队周其凤家。一中师生的关爱与温暖深深地感动了周其凤一家。其凤更是热泪盈眶,他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其凤的父母也看到了孩子一定美好的前途,又一次坚定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了孩子学业的信念,父母决心做好苦渡孩子过学海这只船,其凤则决心高扬苦读的风帆到达胜利的彼岸!
二年二期开学,其凤终于抛开一切杂念,他这只大山里的小凤凰又飞回了浏阳一中高31班的怀抱。同学们拥抱他,老师们欢迎他,都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学校将他的助学金提高到甲等,李忠汉主任还从自己的工资中塞几块钱给其凤零用开支,同学们也纷纷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家乡民风淳朴,乡亲们也仗义助他……这一切,都让其凤热血沸腾,他苦读成才的决心更加炽烈了,读书更加勤奋刻苦了,他的信念就是天塌下来也不再动摇了!
苦难的生活和求学经历是上帝赐予周其凤的最好人生历练,“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1965年上期,周其凤高中毕业,本打算报考军事院校,这样不但不需要父母苦缴了,还可以享受到军队的供给制待遇,但考虑到自己的身高不合要求,他就改了志愿。高考,苦读了12载的周其凤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他以骄人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化学系录取。父母卖尽家里的猪羊鸡鸭,还卖了几百斤口粮,乡亲们也纷纷解囊筹钱。其凤带着一口未油漆的旧木箱,装着一床四只角都烂了的破棉被,穿着打了补丁的旧上衣,邻居送的、胯下烂了个洞的旧绒裤去上中国第一流的北京大学。母亲特高兴地为儿子赶做了一双新布鞋,好让儿子穿着上北京。
可其凤就是不舍得穿,他宁可象上初中、高中一样依然打着赤脚上路,硬是磨了整整两天脚板皮才从老家走到长沙。他凭着北大的录取通知和家乡的介绍信找到湖南省招生办又领了一些补助金,买了一张火车慢车票,三天后才到达北大。报了到,住进了宿舍,才拿出母亲做的新布鞋穿上脚。而这时,其凤身上只剩下四元钱。尽管贫困,可其凤乐观向上,勤奋踏实,顽强拼搏的表现得到了老师和学校的重视,第一学期他就获得了每月19元的北大最高标准的奖学金。靠着奖学金,他基本解决了学杂费。
一年后,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大多数同学都搞“大串联”、“闹革命”去了,而周其凤却坚持在学校自学,他不是躲在图书馆,就是呆在宿舍里看书。他借来《普通化学》等一本本英文版的化学基础课程苦读。一边学英语,一边学化学。实在读不懂的,就整段背下来,利用工余去请教外籍教师。北大四年,周其凤一天都没有荒废学业,他凭着优异成绩毕业并得以留校任教。
1978年,周其凤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研究生。1980年1月,他被国家公派到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麻省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他进入这所著名大学就得了个年纪最大、个子最矮小、英文最差、钱最少的“四最学生” 绰号。但他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潜心学问。别人看电影、旅游、玩耍,他就泡在图书馆、实验室里,把自己的劣势转化成优势。1981年9月就获得了硕士学位;1983年2月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为了挚爱的祖国,周其凤完成留学学业后,就谢绝了美国科研机构的一再挽留,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极好的工作条件,于1983年5月毅然回到北大。1986年,他被北大聘为副教授;1990年,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
周其凤留美学成回国后,便长期潜心高分子领域的高端思考和创新开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分子合成和液晶高分子的研究领域,全世界科学家都还是沿用两种思路对其进行研究和合成,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一种是美国科学家为代表的利用缩合聚合方法合成刚性分子。这种方法合成的材料在物理上海具有很好的强度和力学特性。这是一种由特定化学结构而形成物理性能的方法。另一种思路则是德国科学家为代表的加成聚合方法。用这种方法合成出来的化学材料具有很好的柔性,可用来制造光电方面的功能性材料。周其凤在充分认知、了解和完全掌握国际上通用的这两种研究思路和合成方法的基础上,他大胆创新。
另辟蹊径,通过精密科学论证提出了第三种研究和合成的方法,并于1987年在《MaCROMOLECNLES》杂志的20卷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创造性地使用了“MESOGEN-JACKETEDPOLYMER”这一全新的词汇,并以“JACHET”一词谐音译为“甲壳型液晶高分子”。从化学结构看,运用这种合成方法合成的液晶高分子自成体系,既有别于美国科学家的思路和方法,也不同于德国科学家的思路和方法,属于新辟的与国际科学界通常沿用的前两种思路和方法鼎立的第三种液晶高分子。这一独到的理论概念一经提出,便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英国剑桥科学院用X衍射法证实了其科学性;法国科学家用中子散射法也证明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美国的科学家在同类研究机构跟踪并论证了周其凤这一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正确性……从而,周其凤的这一重大突破性的开拓得到了全世界科学界的公认,在高分子研究领域具有引领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国际高分子学科理论和实验技术上的提升和发展。围绕和跟踪这一理论而进行的科研和实验中国科学家一直处于领先和最好的地位,并在科研中不断有新的发现,而且在应用领域很有可能取得较大的突破。
周其凤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领域的研究。他提出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概念并从化学合成和物理性质等角度给出了证明。甲壳型液晶高分子是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其分子量分子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等方法得以控制,而可以调节的分子链刚性、独特的相态结构和性质以及宽大的稳定液晶相温度区间等构成了其性质特点。因而,周其凤的这一方法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是目前信息领域最有特性的、最好的材料。周其凤的其它贡献包括对液晶高分子取代基效应的研究,关于通过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以使亚稳态液晶高分子转变为热力学稳定的液晶高分子等科学原理的发现,以及发现了人工合成的最早的热致性液晶高分子等。他研究之余,笔耕不止,已发表学术论文二百多篇;学术论著近十本;申请发明专利多个;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多项。他的精辟论述曾在国内外被引用近500次。
周其凤杰出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内外科学界的公认,也赢得了不少崇高的荣誉和大奖:1986年北大教学优秀奖;1988年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1988年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1997年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1年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创新论文奖;2001年北大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等。
繁忙的政务和社会活动
科学家专注科研是最好不过的,但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周其凤,忠诚党的事业,服从党的安排则是他的天职。
2004年7月,教育部长找周其凤谈话,组织上可能让他去北京大学,或是南京大学,或是吉林大学当校长,而最需他去的是吉大。这是周其凤由行政官员向大学校长的一大转变,也是开我国的一个先河。周其凤没有经验。他因腿脚患风湿病,起先不愿去吉大。但他服从了组织决定,愉快上任了。新组建的吉大由原吉林大学与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后来又并入解放军军需大学共6所高校组成,人口近十万,规模庞大,集中了中国那个年代高校改革所有矛盾特征,处在各种漩涡之中,无怪乎教育部长对周其凤说不是要他去当官,而是要他去“堵枪眼”。庞大的新吉大问题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并入的各校实力、福利待遇很不均衡,差距大。尤其是2000年并校后,为追求“建设与高水平研究型相适应的硬件设施”大兴土木,在长春市郊建新校区而背上了近30亿元的沉重债务,周其凤上任第二天就接到法院通知书,要求交纳7000多万元的教师实验保险金及滞纳金,而此时,学校能用的钱也就只这么多了,如交出这笔钱,整个学校教职工当月的工资都难以发出,课题经费、差旅费等更报销不了……
周其凤接此重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刀阔斧地改革开了。针对吉大近30亿元的内外债务,他在征得教育部长的同意后尝试以“土地置换”的方式逐步还清,后因某些校区教职工担心自己学校的占地被卖掉而强烈反对,有人还在吉大网上发帖骂他“周贼”,土地部门也不支持这事,以至这一改革未取得进展,虽让周其凤感到很无奈,但组织理解他,政府给了他以强有力的支持。针对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他建立“博士生导师淘汰机制”,实行评聘分开,打破终身制,取消了45名教授带博士生的资格;同时基本上解决了由并入的各校实力不均,福利待遇不均而引起人才外流,一些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他以招生为突破口。以前吉大教职工子女只要上了二本分数线就可进吉大读书,这就极不公平而且难以保证吉大的生源质量。而他则要求必须达到重点本科分数线才能被吉大录取。“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也是最难战胜的”。周其凤的这项改革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一些教职工深表不满,甚至在校门口打着横幅向他施压,还扬言要将他赶出吉林……
消息传到了周其凤的浏阳老家,他的老母为他撑腰。老母给儿子深夜打去电话:“儿呀,只要你在给老百姓做好事,给孩子们做好事,你就不要怕……就是吉林待不下去了,浏阳你还有山,有土、还有你娘,还有杉树皮可以卖……”接到老娘的电话,他从烦恼中豁然开朗,改革的意志更加坚强了,冲破重重阻力,引领吉大的改革向纵深发展。
周其凤的奋力改革最终赢得了吉大广大教职工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特别是吉大广大学生的拥护,有学生称他的改革为“传奇”。周其凤虽然感到“工作上比较困难”但他还是平衡了各方面的关系,解决了突出的矛盾,维持了吉大的平稳发展,教学、科研质量得到了快速提升。
周其凤出色的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长周济对他的评价是“对高校的教育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既是著名的专家学者有着很高的学术造诣,又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对学校工作充满感情,对年轻一代充满关爱。他的工作作风也使他赢得了全校员工的高度信任和尊重。”2008年11月,国务院任命周其凤担任中国大学的标杆——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吉大的欢送会上深情地说:“也许前面的路依然艰辛,但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我会把感恩铭记心中,把祝福留在心底,把理想付诸行动!”上任后,周其凤从北大的实际出发,用“慢功细活”推进系列改革。在办学上,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求实创新等好的传统。在本科教育的具体操作上强调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同时开展了“元培计划”、 “双学位课程”等可贵尝试。还就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等等方面下功夫……使北大的办学宗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朝着把北大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达到国际认可,中国满意的宏伟目标迈进。
从国家的改革开放大局出发,周其凤与时俱进地在北大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措施,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教育。为动员北大广大校友都来关注、助力学校的发展,2008年11月,设立首个叶氏“校友配比基金”。2010年3月,周其凤表示北大欢迎“怪才”,不唯学历论。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全国211所中学的校长获得推荐资格,被推荐的学生最高可享受北大降至一本分数线录取。2012年,北大还与共青团广东省委合作,共同实施“圆梦计划·北大100”重点项目,为党团组织在一线青年群体之间,尤其在庞大的新生代产业青年群体中培养出“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感、有影响力”的“四有”新生代产业工人而奉献北大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围绕这个计划,广东省团委向全省遴选符合相关条件的新生代产业工人,资助他们进行为期2.5—5年(专升本)、5—7年(初高中升本)的网络高等教育。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3月周其凤在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明确阐述了他的中国梦。他说,全国人民最关心北大的,一个是提高教育质量,能够让全国人民为北大感到骄傲,第二是关于公平。“我们作为一所大学,按照现在的国家的办法,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青年来北大上学的愿望。但是我也有一个梦想,是能够实现的梦想,我们正在努力,当然,这要借助现在科学技术的支撑,我相信能够实现。”我们的理念就是“共享北大”,让全社会共享北大的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北大正在实施网络公开课工程,将知名教师的课程做成视频放在网上,供全社会共享。“目前已做了几十集课程,以后会越来越多。”周其凤还说“北大为西部地区和农村学生尽量多提供一些入学名额,但毕竟是有限的,还是要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才能让更多人共享北大。
……
除了繁重的政务,国务院还委任周其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教育部化学和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等近十项社会兼职,作为副部级的他,够得上是日理万机。
赤子情怀
古云:“百善孝为先”。周其凤的善行有口皆碑,而其孝道美德则更为人们所称颂。
受父母亲优良美德和家乡淳朴民风的熏陶,周院士从小就勤劳、俭朴、善良、忠厚、乖顺。学生时代,他未沾染半点书生意气,始终是个地道的山里孩子。父母缴他读书的辛劳,他看在眼里,牢记心中。他节衣缩食,尽量自力更生,艰难求学,尽可能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照顾弟弟、干家务、帮干农活等等。就是成了国际著名的科学家,当了大学校长以后,他每次回家乡几乎都是飞抵长沙后,电话请村里出租车去接。省、长沙市、浏阳市等各级党政领导知道他回乡了,也要前来他家会他、看望他的母亲。而他母亲总是坚持“一个都不要来。”母亲总是开导他,你就是娘的崽,尚埠村的读书伢崽,不要在外面做了点事就前前后后跟着一群人。母亲还一针见血地告诫儿子,很多人是冲着你这个“官”来的!妈妈的话他刻骨铭心,总是照妈妈的话做人。他没半点官架子,总是一到家就先拜见父母亲,然后分别上门看望村里的老人,有空就帮父母忙里忙外,依然像个乡里的庄稼汉。每次回老家,他还不忘给老妈洗头、梳发。他的夫人也忙个不停,或陪老人家,或给老家的侄儿侄女们洗头洗衣。大年三十,他和夫人亲自下厨房做好饭菜请家人吃团年饭。父亲病故后,还有他不忘的是带着妻子和女儿去安息在长谷岭的老爸墓前拜祭。
周院士对父母的养育浩恩刻骨铭心,常常唏嘘不已。有了大出息的他以反哺之心敬奉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堪为孝道的楷模。
1973年初,周院士在家乡的父亲因长期患骨结核,病情加重,卧床不起,院士身居北京的重要领导岗位,还要致力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无暇抽身回乡照料父亲。他除请假回老家短暂陪伴父亲,其医疗费用几乎全由他承担。在家乡治不好,他就嘱咐弟弟们将父亲转到长沙湘雅医院住院治疗了一年,仍不见效果。1975年初,周院士便接父亲去北京医院动大手术。住院8个多月,他每天下班后总要去医院伺候父亲,假日更是陪在身边。未能病愈的父亲出院后,他把父亲接到自己狭窄的家里住了5个多月。
院士住地离上班地很远,但他每天利用回家后的一切空闲时间精心料理父亲,为父亲接尿端屎、洗脸、洗脚、洗澡、换衣、洗衣、喂茶饭。总是清早起床照料好父亲后就去上班,下班一到家就来到父亲的病房,作完这些又脏又累又繁琐的事情后,就守在床前为父亲按摩痛处,和父亲聊天,让父亲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父亲病情基本稳定后,其凤留父亲在北京养老,因为这时其凤把母亲也接来了北京,但父亲不习惯城市生活,也十分惦记老家,坚持要回老家照看乡下的儿孙们,在其凤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就回到了浏阳。然而,痼疾难除,1997年,回乡养老的父亲最终安详地闭上了双眼。临终前,父亲紧紧地拉着其凤的手不放,老人实在是舍不得诀别他这个孝顺的好儿子啊!要不是这个好儿子,他就不可能从北京回乡下再活这么多年呀!
为了给父亲治病和料理后事,周院士花费数十万元,他不但没有了积蓄,而且还负了债。
1975年1月,周院士结婚才不久,岳母就患病卧床,于1976年病故,岳父又接着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岳父母的儿子远在四川工作,难以回家,照料岳父母饮食起居,治病的事情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周院士夫人和他这个“半子”身上了,而周院士如同对待自己父母亲一样,竭尽孝道,于1978年又送别岳父。对周院士的义举,岳父母生前也是感激不尽,逢人必夸他俩这个虽是半子却是尽了人子之孝的好女婿。
周院士1976年有了唯一的女儿后,回老家接母亲上京带孙女,这样也可尽到对母亲的孝养义务,但勤劳了一生,在乡下住惯了的母亲怎么也适应不了大都市的生活,待孙女上学了,老人就怎么也留不住,便吵着回到了乡里老家。
尽管周院士身居高位,政务、科研繁忙,但他心系乡下的母亲。他与母亲建立了电话专线,有了手机后,就为母亲配上手机,几乎每天都要电话问候母亲。除特殊情况,每年春节和母亲生日,他都要飞回老家看望母亲和乡亲们。隔久了回来,总要扑到母亲怀里象儿时一样亲呢地哭一场。临走,总不忘千叮万嘱弟弟、弟媳们要看重母亲,照顾好母亲的生活,让母亲欢度好晚年。
如今,吴妈妈虽已九十高龄,但耳不聋,眼不花,笑容满面。是她乐观豁达、勤勉善良、用中华民族劳动妇女特有的美德养育了周其凤院士的人格和品格。周院士曾经写道:“因为我母亲的言行,教育我第一个对任何人都要好,要诚恳待人。另外就是要吃得苦,这些从小对我的影响潜移默化。我很爱母亲,在我的心目中,她不是一个平凡的女人!”
周院士为了让母亲颐养天年,2004年,他为主,和3个弟弟一道为母亲设计并建造了一栋乡间别墅楼,并以母亲的名字命名为“美华堂”。他让三个弟弟的家庭都住进这栋别墅楼,如众星拱月孝养母亲,让母亲尽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周院士亲自为“美华堂”题写了别墅名,还撰题了“重峦秀我,万象宜人”的门联,颂扬母亲“物我和谐,施礼于人”的人格和品格。举行竣工典礼那天,众多的父老乡亲都前来恭贺,面对大家,周其凤深情地说:“各位乡亲,我周其凤能够从这家门口走出去,靠的是乡邻的关爱,靠的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寸草之心何以报三春之晖?我要对妈妈说,儿子先还您老人家一座美华堂……”
周院士的孝行是一贯的,出了名的。这里让我们采撷一朵其中的花絮吧。
母亲85岁那年,时任吉林大学校长的周院士携他的贤慧妻子,也是大学教授的邢秋兰一同回浏阳老家过年。他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腊月二十七日,从长春飞抵长沙后直奔老家拜见母亲。一回到家,他就挑水、扫地、帮着杀年猪,做饭;二十八日,到父亲坟头上坟拜祭,之后逐一上门看望村里的老人;二十九日,出席湖南省政府召开的湘籍高校校长座谈会;三十日至正月初三,在家陪伴母亲。期间,正月初二用一天时间驱车平江、宁乡探亲访友;正月初四启程返回吉林大学。8天时间里,周院士把重点放在了陪伴母亲和出席省政府会议上。那次,他特地给母亲捎回东北人参和红蚂蚁;带回热水袋与北京布棉鞋。母亲信佛,他还不忘带回北京朋友送的剪纸“千手观音”,慰贴母亲的心灵。这一切,都让老母亲倍感欣慰。
记者采访吴妈妈时,老人说起儿子、儿媳的孝道,每每热泪盈眶,总要叨念:“我的其凤儿和媳妇的孝顺,咯硬冒得讲!”(浏阳方言,道不尽说不完的意思)
周其凤担任北大校长后还把孝心教育纳入了北大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身体力行,亲自抓紧抓好,从而,孝道美德在北大校园蔚然成风。
2010年母亲生日,周其凤因公务正忙未能回家为母亲祝寿,他便亲自写了《唱给妈妈的歌》歌词:“妈妈,亲爱的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孩儿不能回家,不是孩儿不牵挂,不是孩儿不想妈。世上让儿陶醉的是您温馨的气息,给儿力量的是您轻柔的双手,催儿奋进的是您期待的目光,还有您绵长的唠叨就像孩儿总也没有长大,……”他请了著名作曲家孟庆云谱曲。当年10月29日,北大邀请空政文工团青年歌手,中国敬老爱老宣传大使刘一桢在该校百年讲堂举行“唱给妈妈的歌•孝敬父母”专场晚会。周校长创作的《唱给妈妈的歌》经刘一桢的甜美歌喉完美地呈现在覌众面前后,周校长又以自己粗獷的亮嗓深情地演唱了这首歌,他和刘一桢的演唱都获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雷鳴般的掌声,感染得学生们当场情不自禁地大声呼喊出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与热爱:“爸爸妈妈,我们长大了!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祝爸爸妈妈健康快乐!”周校长在晚会上动情地讲述了他对母亲深深的爱。
他说,他写的这首歌是沉淀心底的孝心情感的喷发,一气呵成。他说,“百善孝为先”,北大希望用这场以孝敬为主题的音乐会在青年学生中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孝”,让更多的年轻人孝敬父母,关爱老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在晚会上说,孝是一颗闪耀人伦之光的璀灿明珠,周校长的这首歌词就很好地表达了这个主题。
产生这首歌以后,周其凤每次回浏阳老家,都要给母亲播放这首歌牒,还要清唱给母亲听。而老母每每听了儿子出自肺府的这首心灵绝唱,也总是被感动得老泪纵横,用手爱抚着她老跟前的这个孝顺的好儿子。
2011年4月16日,周其凤在湖南长沙出席有关活动时明确表示,在北大自主招生过程中,如发现日常生活中有不孝敬父母行为的学生,一经查实,北大不会录取!此后,北大“校长推荐制”标准中就增加了“孝敬父母”这一条。
2012年3月,周其凤又在北大与学生们共唱《唱给妈妈的歌》,他希望北大的学生都孝敬父母,把中华民族的这一优秀传统美德永远发扬光大!
2012年7月19日,当65岁的周其凤长时间跪在90岁的老母膝前,母子相拥痛哭的瞬间,在场的乡邻无不为之落泪。周其凤的孝行更是被当地传为美谈。稍后,母子相拥痛哭的一组图片便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周其凤对家乡十分的眷恋和关怀。他说:“我在浏阳生活十多年,那是不能割断的历史,现在就是过去的结果。我的童年是很苦的。这对我的性格非常有影响,让我变得坚定,能承受压力和痛苦,走到今天,一些做人的基本素质都是那个时候形成的。小时候那样苦过来得到很多人帮助,刻骨铭心,所以我一直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些都是过去的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的,年轻时的经历培养了我这样的性格。”长期以来,周其凤不但关注家乡的发展,而且总是及时的向浏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他对家乡发展的想法和建议,比如要保护浏阳的母亲河;保护得天独厚的浏阳山水;与浏阳的经济发展兼顾,发展生物医药园、花炮、花木产业多样化。他还认为浏阳的花炮产业整合不够,还有很多作坊式的,这很危险,并且也没有很多具备一定规模,并很规范的大公司。此外要注意加强标准化管理,统一制定生产、制造、燃放等的标准,加强高科技的投入,掌握规律,用高科技手段降低风险等等。他的这些想法和建议都很好,定位也很好,切合浏阳的实际,为浏阳市委、市政府当了个高明的顾问。
周其凤对家乡的修路、架桥、办学等公益事业倾注着满腔热情。他委托母亲,凡要捐款的都得表示表示。他视乡邻为亲人,凡有困难者只要晓得的都要助一把。如,龙伏镇新开村5岁的李雅斌久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家乡怎么也治不好,2012年3月间,小雅斌贫困已极的父母上京找到素不相识的周其凤请求将小雅斌转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治疗。周其凤毫不迟疑地帮其办好了入院手续。并随后利用他参加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休息时间亲自去医院探望小老乡。不但赠送两会发给他的纪念品,还当场捐助1万元现金,并签字留言,祝福患儿,鼓励家属不要灰心,不要放弃,要坚决与病魔作斗争,相信有更多好心人会关心和帮助他们的。
周其凤为人谦和,平易近人,没半点官架子。他关爱学生,总是与学生打成一片。无论在吉大还是在北大当校长,每届新生入学,他都要亲自到校门口接学生,帮他们背行李到宿舍开铺,和他们一起包饺子进餐话家常。平时,他也常深入学生。2006年,吉大学生周于朴查出患有白血病,学生自发为其捐款,周其凤不声不响向捐款箱投进1万元,好在被一位学生看到了他的背影……
周其凤对母校情有独钟。他每回浏阳必去泮春小学、浏阳三中、一中看看,一中不下十次。每次去都要拜见恩师,有的恩师不在世了,他也要去恩师家慰问遗属,拜谒恩师遗像。早在2006年,他就去国家发改委为浏阳一中争取了200万元办学经费。2008年9月,他争取北京大学为泮春小学、浏阳三中、一中分别捐赠一间全新网络计算机教室的各30台电脑。后来又分别向这三所学校捐赠了一批笔记本电脑。2008年,周其凤为浏阳一中题写了“博习亲师,敬业乐群”的字幅和“浏阳一中报”刊名。2009年,浏阳一中80周年校庆,周其凤个人乐捐1万元……
……
从浏阳的大山里走向了国际舞台,当上了副部级高官的农民儿子周其凤就是这样一位学界精英,国家赤子。
作者余振魁: 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浏阳市政协文史调研员,浏阳市文家市镇岩前中学退休教师,有诸多作品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有大爱情怀,慈祥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