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半声呐喊 / 周彪著. -- 长沙 : 湖南地图出版社,2015.12
(芙蓉国行走文丛)
ISBN 978-7-5530-0328-3
Ⅰ. ①半… Ⅱ. ①周… Ⅲ. ①杂文集-中国-当代Ⅳ. ①I26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309137号
后记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和文字游戏偶然结缘后,码字就成了个人的业余爱好。虽然自己的码字状态始终是忙里偷闲,偶尔为之,但经过10多年的“笔耕”,手头上居然也积攒了篇幅上长长短短、内容上杂七杂八的文章千余篇。如果给这千余篇作品分类的话,大致是杂感随笔、时事评论和“其他”文章各占三成。时事评论属于速朽文字,“其他”文章多半也是应景之作,只有杂感、随笔勉强“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理由是现在翻看10年前所写的此类文字,当年所针对的问题或弊端,大多至今病灶依然。既然病灶仍在,那么为此而作的文章还不算过时,似乎还有一丁点儿留存的意义。这可算就是我的个人文集所选篇目的基本原则。
喜欢码字的人大抵没有谁不愿意让自己的文字“传之久远”的。让自己的文字“传之久远”的简单做法自然是结集出版、流布后世。这事儿遥远的先贤们早就先行先试了,做得卓有成效的还不止一二;当今也有不少人——自己码字或他人代笔的——大约都觉得“立德”无期、“立功”无望,只有“立言”似乎是一条终南捷径,于是乎整一本个人文集来“明志”就成了一种时髦。坦率地说,效法先贤的冲动我也偶尔有之,但一想到自己那些肤浅的文字真要结集出版莫说“传之久远”,就是赠阅有没有人愿意翻看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有了这么一些顾虑,偶尔的冲动也就瞬间即逝。不好意思的是,我还是加入了赶时髦的队伍,这得感谢亦师亦友的著名报人、随笔大家向继东先生,是他的鼓励让我终于下定决心,来做一做“立言”的白日大梦,至于个人文集能否“留传”甚至有没有人看也不管了,姑且自娱自乐一回吧。
个人文集的篇目选定后,用一个怎样的书名来统揽之,是一桩令人伤神的事。杂文界的热心朋友给了我一些有益的忠告和建议,但思来想去,最后还是选定《半声呐喊》作为书名。一是沾一沾鲁迅先生的光。迅翁的《呐喊》振聋发聩,觉醒了一个时代,作为后辈的我“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虽不能像先生那勇士般大声疾呼,但模仿着大喊半声也算是继承了先生一星半点的战斗精神啊,哪怕被人讥为“不知天高地厚”也无怨无悔。二是“呐喊”而名“半声”切合我的写作心境。呐喊是大声呼喊之意,冠之以“半声”从静态语义上说有自相矛盾之嫌,但若以文化环境和言说空间为背景,则不难“自圆其说”。言说空间的制约且不说,只拿文化环境举例吧。当你偶然发现“有人”在干着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勾当时,你义愤填膺、挺身而出,正要大声呵斥之际,突然发现那个“有人”是你的同乡、同学、同事、朋友甚至亲人或上司,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还能“喊”得出声吗?你那“大声呵斥”是高八度上扬还是低八度下降?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正义感人皆有之,但真正要付诸行动却往往底气不足。这大概就是文化环境使然吧。我在写作杂文的过程中,也常常遭遇底气不足的困扰,虽然经常就某些文化现象、道德问题、法制环境或公共事件,来一番评头品足,但之后反思,假如自己身处其中,会是何种表现?也许是半斤八两啊。在文化、体制等因素的制约下,谁能拍着胸脯说自己就笃定比别人高明!“半声”里有言说空间的制约,有文化传统的无奈,有现实利害的考量,有设身处地的权衡……这就是我将个人文集名之为《半声呐喊》的缘由。
在个人文集即将付梓之际,衷心感谢在我的写作之路上给予热情帮助和支持的认识和不认识的编辑和朋友,是他们的厚爱和赏识鼓励我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此,特别要鸣谢的是著名报人向继东先生,《杂文报》原副总编刘晶先生,著名杂文家、《杂文月刊》资深编辑吴营洲先生,著名杂文家、小说家魏剑美先生,著名杂文家刘诚龙先生,年轻的出版家张立云先生,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为我的文集的编辑、出版撰写了推荐语或提供了良好的建议。
“潇湘悦读网”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及其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
权利人及利益系人认为本网站转载或转帖的文章、图片、软件或者其他作品、制品有不当时,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权利证明,本网站将会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其著作权及相关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