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望城地方文化研究 : “校园文学与地方文化类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的实践探索
主编:李玉上, 刘宇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0.5
《望城地方文化研究》是李玉上语文工作室“校园文学与地方文化类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望城地方文化研究”课题组继2016年9月《望城地方文化视点》出版之后的又一项成果。如果说《望城地方文化视点》反映的是该课题研究的教材开发的结果,那么《望城地方文化研究》反映的则是获得该课题研究的教材开发结果的过程。这个过程,简单地讲,是一个从制定工作方案到落实工作方案再到取得工作成果的过程,而实际情况并不这么简单。
一、这是一个“敢吃螃蟹”的探险过程
当初,“校园文学与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课题组下达“校园文学与地方文化类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的研究任务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理论上,我们找不到可资支撑的依据;操作中,我们找不到可资借鉴的模本。但是,任务来了,不容推卸,我们只能鼓起勇气,以“敢吃螃蟹”的冒险精神开启了课题研究的探险历程。我时常激励大家,“没有枪,没有炮,我们自己造”。如今,这只“螃蟹”基本上吃下来了(尽管在吃这只“螃蟹”的时候不时遇到“蟹钳刺手”“蟹骨卡喉”的情况),算是向“校园文学与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课题组提交了一份较好的“任务完成回执单”。
二、这是一个“克敌制胜”的攻坚过程
这个“敌”,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文化”,一是“自我惰性”。就“地方文化”而言,当初,我们对它眼里是一无所识,心里是一片茫然,连研究的对象都是云里雾里,更不用说去研究它了。就“工作惰性”而言,长期工作在所谓“驾轻就熟”的工作环境中,面对新任务“我懒得去搞”、面对新措施“我懒得去执行”的思想意识不时作祟。大“敌”当前,我们不能退缩,只能战而胜之。于是,对“工作惰性”,我们以“进取”精神取而代之;对“地方文化”,我们以“探究”行动求而索之。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战胜这个“敌”,我们的任务是断难完成的。尤其是对“自我惰性”的剔除,我们一刻也未能放松。
三、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生过程
“地方文化”可以呈现为“原生”状,也可以呈现为“再生”状,但我们的研究强调的是它的“创生”状,亦即通过我们对其“原生”状或者“再生”状的分析研究,创造性地生成它新的内涵。例如,“雷锋”,其“原生”状主要表现为“雷锋日记”和“雷锋事迹”,其“再生”状为研究“雷锋”的大量材料信息,在此基础上,针对“校本课程教材”应有的功能,通过反复研究之后,我们在《望城地方文化视点》中介绍的是“有精神的雷锋”“有理想的雷锋”“爱学习的雷锋”“爱文学的雷锋”等,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新识见。至于《望城地方文化视点》这一教材的出版,无疑是对“从无到有”的最好诠释。
四、这是一个“凝心聚智”的共进过程
“地方文化”往往博大精深、点多面广而又良莠杂存、菁芜并处,要将它发掘好、利用好,形成“校园文学与地方文化类语文校本课程教材”,远非一人之力所能为之。于是,在“望城地方文化研究”中,我们实施“团队作战”的策略,采取“凝心聚智”的措施。“凝心”,是让研究者将心思集中到“课题”研究的“专业性”上来,集中到“教材”开发的“规范性”上来;“聚智”,当然是凝聚课题组成员(乃至课题组外人员)的集体智慧,拥长者展其所长,有短者避其所短,善为者任以多为,不善为者促其善为。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正是这个“凝心聚智”,才使我们团队的成员得到了极好的锻炼,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收获。
以上,我从四个角度简要说明了这个课题研究的过程。要说这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作为课题组负责人的我,其实还有很多话要说。比如,面对“畏难”现象时的“强逼”,面对“延时”现象时的“急催”,面对“求之不得”情况时的“煎熬”,面对“不合格”成果作品时的“详改”,面对“不完美”成果作品时的“斧削”,面对大量“校改”任务时的“苦坐”,等等,远非三言两语所能尽述,限于篇幅,此处“省略一万字”。
前面讲了,这个过程是一个从制定工作方案到落实工作方案再到取得工作成果的过程,本书的编排大体上是按照“从制定工作方案到落实工作方案再到取得工作成果”这个思路进行的,设置了“工作方案”“工作推进”“工作经验”“工作推介”“教师研究成果精选”“学生研究成果精选”等栏目,收录文稿95篇,目的在于让读者了解我们工作的全过程。其中,有些文稿尤其是学生的文稿,我们任由其“瑕瑜互见”,未作修改,意在存留过程的真实性和作品本身的原味性。
2017年12月,在“第七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校园文学成果展评交流会”的“校园文学社团和课题研究专场论坛”上,承蒙主办单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的厚爱,我忝当经验介绍之任,以“白云留不住,万里独归乡——浅谈校园文学与地方文化类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的思想与行为要领”为题作大会发言。其要义为:要有拓荒辟径的担当气魄,要有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要有钩深索隐的锐敏慧眼,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有灵活多样的解难方法,要有学以致用的创新设计。这是我们在“校园文学与地方文化类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望城地方文化研究”过程中的最真切的感受。我想,这应该可以作为我们今后课题研究工作的基本导向之一。
从2014年至今,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有关专家的悉心指导,得到了长沙市望城区教育局、望城区教研培训装备中心、望城一中、望城二中、望城六中、望城职中、乔口中学、育红中学、向阳中学、黄金中学、东城中学等单位或学校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许多非教育系统的望城区内外有关单位、领导、专家的无私帮助,在此谨向上述单位和个人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我们的工作一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书一定存在许多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是为序。
李玉上
2018年1月13日 凌晨
附:目录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李玉上001
◇◇◇工作方案
“校园文学与地方文化类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李玉上002
《望城地方文化视点》编写方案李玉上007
望城一中2016年校园文学工作要点李玉上015
“白云万里独归乡”2017年征文竞赛工作实施方案李玉上017
◇◇◇工作推进
任务在肩,唯有前行
——在望城一中“校园文学与地方文化类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开题暨“望城地方文化研究”第一次研讨会上的讲话李玉上020
严肃认真,精益求精
——在“望城地方文化研究”研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李玉上022
《望城地方文化视点》写作任务调整表李玉上029
充分认识地方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意义
——以“望城地方文化研究”为例刘汉辉030
聚焦地方文化,开发校本教材
——《望城地方文化视点》序言李玉上034
《望城地方文化视点》后记李玉上037
◇◇◇工作经验
团结奋进,砥砺前行李玉上040
“地方文化研究”课程实施的基本策略
——基于“校园文学与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背景的思考与实践
李玉上042
白云留不住,万里独归乡
——浅谈校园文学与地方文化类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的思想与行为要领李玉上044
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以“望城地方文化研究”为例姚 宇049
用“视点”拓展“视野”
——谈谈校本教材《望城地方文化视点》的使用邹寅华053
《望城地方文化视点》教学方式略谈杨 扬057
漫地诗风任我裁
——浅谈“望城古代诗词研究”的基本途径龚 君060
继承诗词之乡传统,彰显望城文化特色邱 琼063
◇◇◇工作推介
望城一中校园文学建设再迈新征程
——我校被授牌为“校园文学与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实验学校”
李玉上066
全国校园文学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工作李玉上067
“望城地方文化研究”第二次研讨会如期召开再见朝颜068
“望城地方文化研究”课题组到安仁一中观摩学习再见朝颜069
《望城地方文化视点》的视点李玉上070
校本教材《望城地方文化视点》出版李玉上072
李玉上语文工作室获评“全国校园文学研究先进单位”三月三073
课题研究要有担当、有作为
——李玉上老师在第七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作经验介绍
袁文奇075
“白云万里独归乡”2017年征文竞赛成绩揭晓三月三076
◇◇◇教师研究成果精选
雷锋精神内涵的十大关键词李玉上078
时刻不忘给生命之灯加油
——深度认识爱学习的雷锋李玉上081
落花时节逢少陵李玉上083
百尺云梯文星塔姚 宇085
梵音袅袅升,声声沁人心李玉上087
痴迷于书画,情醉于乡里
——记著名青年书画家肖东辉李玉上089
有一句港一句
——望城方言俗语简介李玉上091
乔江一曲波涛远,书院千秋卷帙香
——乔口镇乔江书院小记刘汉辉093
题诗绘彩大唐风姚 宇095
归于平静的波澜刘 杜097
黄泥铺村的“当家人”
——记“雷锋式村官”朱学武李玉上099
望城古代诗歌创作概述龚 君101
有蝶远古来,款款当前飞
——望城区白箬铺镇光明蝶谷简介李玉上103
声灵通肸蠁,功德在乡邦张 婷105
麻石长在丁字湾邹寅华107
听听那皮影刘 杜109
关于“望城风景”的诗歌作品精选李玉上111
致斜“泊”在芦江的那艘“清代战船”易伟钢126
◇◇◇学生研究成果精选
我的魂归处刘颖尉128
醉美乔口刘佳乐129
美丽望城,潇洒人生任毅清130
一个希望之地叶 思132
水中情缘刘雅倩133
靖港幽情姜 瑛134
绘图罗 捷135
美丽望城胡 淼136
领略望城,风采奕奕汪 萍138
旧事程嘉玲139
走过望城张龙俊140
还有一个角落种花秦 练141
花海里,不变的信仰朱 畅143
小城一角陈晓阳144
简画望城刘四伟145
淌过心头的湘情赵雪仪146
窑上彩陶话唐诗李可鑫147
乡味周依林148
新康四韵高 媛149
花衣水袖,鼓瑟传情朱佳茹151
我和你不期而遇范明慧152
慢的灵气黄一鸣153
古镇魅力黄思琪154
茶蕴地方香陈婧丹155
文化望城丁紫桐156
古镇风情程 珊157
白云万里独归乡罗湘雪158
引民俗细流,活一池春水曾乐翔159
望城魂李茂益160
过年杨紫艳161
探访靖港文 斌162
靖港古镇郑 婷164
望城风采周钰玲165
自是望城月最明易子欣166
夏日里的欢乐节日尼 琼167
我寄我心与岳麓李心雨168
白云万里独归乡周 怡169
白云万里独归乡张 茜170
家乡风景独好刘银望171
剪影里的古城风光肖 艺172
铜官生活谭书恒173
故乡的原风景汪梓乔175
白云万里,魂归乡姚紫馨177
在乡间的小道上朱 茵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