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当《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红遍大半个中国的时候,作者余秀华也“穿越”了,这个湖北钟祥市的地道农妇,一步登天,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开讲座,被“鲁豫有约”“锵锵三人行”请去做嘉宾,《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对她专题报道。
立人大讲堂现场 孙立青摄
4月18日,余秀华应邀来到湘西,来到吉首大学,给“另一个自己”捧场,第一次向外界详细解答了自己的诗歌被发现的经历。
为什么选择湘西?“因为这是刘年的故乡。”
刘年,本名刘代福,比余秀华长两岁,是从湘西永顺走出去的“北漂”诗人。任《诗刊》编辑的他,是发现余秀华的伯乐。
刘年讲述“苦难中的诗意” 孙立青摄
余秀华说:我是另一个刘年 孙立青摄
4月18日,吉首大学“立人”大讲堂,主题是“苦难中的诗意”,余秀华、刘年同坐台上,说话困难的余秀华讲得极少,说的多与刘年有关。
余秀华说,“我是另一个刘年,刘年就是另一个我。”
余秀华说,感谢刘年,帮她发表诗歌,让她成名,更感谢刘年让她懂真正懂得了诗歌,她从刘年身上学到了许多。
余秀华还说,刘年是在全力以赴地写诗,身为残疾人,自己只是全力以赴地活着,在生活的夹缝里顽强地坚持写诗。幸运的是自己还活着,还能活很长,还有机会写出更好的诗歌。
“立人”读书沙龙现场 孙立青摄
图为主持人对余秀华进行现场访谈 孙立青摄
18日晚,吉首大学“立人”读书沙龙,盛宴飨读者,解读余秀华的诗歌,以及余秀华的诗歌天才如何被发现是两道主菜。
2014年8月,刘年无意间在余秀华的博客上发现了她的诗。还没有联系上作者,刘年便迫不及待把余秀华的诗填了稿签,并对二审编辑说,这是他看到的七零后女诗人中写得最好的之一。二审三审很快就通过了。紧接着,余秀华加了刘年的QQ。刘年直截了当告诉她,“你准备好红吧。”然而在杂志出来后,余秀华并没有红。
真正红起来是在2012年12月,《诗刊》编辑部主任谢建平认为,余秀华这样一个写诗者很不容易,于是策划了以余秀华为主的五个写作者的“日常生活,惊心动魄”朗诵会。期间,各大媒体开始密集关注,名人纷纷介入,沈浩波、沈睿、臧棣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迅速形成了一个事件。
于是,余秀华真的红了。余秀华的诗歌,开始在微信朋友圈疯狂转发。继而,多家出版社通过刘年找到余秀华,表示要出版她的书。其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和《月光照在左手上》一周之内即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上市几天便卖断货,创造了诗歌出版史上的奇迹。
各采访和活动纷至沓来,余秀华的档期已经安排到5月以后。忙不过来的余秀华推掉了很多活动,包括央视的一档节目,但来湘西,她却义无反顾,也很开心。不过她还是缺席了4月19日的湖畔吟诗——刘年余秀华诗歌朗诵会和刘年诗歌研讨会。
图为湖畔吟诗现场 孙立青摄
刘年诗歌研讨会现场 孙立青摄
虽然下着雨,风雨湖畔的诗歌朗诵会却依旧盛况空前。但余秀华的缺席,还是让大家感到有些遗憾。
4月18日晚,刚参加完“立人”读书沙龙的余秀华接到父亲的电话,得知母亲病重,肺癌晚期。悲痛至极的她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一早就摇摇晃晃地匆匆赶回湖北。
“灯火辉煌,真不相信我的天塌了”,余秀华说。对于没能参加完活动,余秀华一遍一遍对读书会指导老师胡建文表达歉意,“唉,活动没搞好,对不起你啊!”
4月20日,做完活动回到北京的刘年为余秀华写了一首诗:《在吉首大学别余秀华》——
逃到湘西,依然被命运找到了
这个孔武有力的男人,揪着她头发,像在拔一棵稗子
稗子,是野生的草本植物,很容易分辨
它高于江汉平原上所有的秧苗
她向湖北而去,雨从湖北过来
天边传来的雷声,像后脑磕在墙上的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