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艾跃介绍给你
作者:王 蒙 时间:2014-11-20
关注潇湘悦读网微信 放入收藏夹
阅读:
次

喜闻艾跃的长篇小说《圆圈》即将由黄河出版社出版发行,我为之高兴。我在读完《圆圈》的样稿后,觉得这部小说有点像萝卜皮,萝卜皮通常是被视为无用的,但萝卜皮拌好,同样能登大雅之堂。就我个人而言,《圆圈》应该是一盘能登大雅之堂的凉拌萝卜皮。
不能完全相信《圆圈》这部小说的内容写的都是虚构的。原因并不像艾跃自己所说,虚构像是一块被虫子啄了许多洞的木头,只好补了许多腻子;而是,每个人面对自己和历史的时候,都有一种本能的胆怯和躲闪。孔子是这样,鲁迅是这样,我想艾跃也不例外。但修补漏洞的态度和感情应该是真实的。当我们面前站着一个真实修补的人,我们离真实就已经不远了。起码,修补是真实的。我们看到一个木工或瓦工,站在陈旧的立柜旁和挂满蜘蛛网的旧房子前。当然,面对所有的旧立柜和旧房子,站着世界上所有的木工和瓦工,自有新奇。就好像我们吃了萝卜皮,能够体会到萝卜心和萝卜瓤的味道一样。
艾跃是以一个非凡的苦行僧著称于文坛的,这是他和其他人的区别。所以我们对于他在长篇小说《圆圈》上的文字偶尔疏忽和大意,不必像对文化名流那么苛求。就是让孔子和鲁迅站在文字面前,也会像艾跃站在杂乱的文字面前一样失去耐心。艾跃不但讨厌“做”、“作”、“嘛”、“吗”的复杂用途,而且对“的”、“地”、“得”在不同的场合出现也感到撮火。比这更糟的是,艾跃认为与个别文字和事物有些疏远属于生活小节,无关痛痒,就好像在生活中不可能拥抱全人类一样,于是他把这种认字用字的负担通过聊天屡屡转嫁到身上。
我知道艾跃是通过贾平凹。贾平凹是我尊敬的为数不多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中也有错别字,他对中国话语习惯的颠覆,一点不亚于鲁迅。鲁迅一直在“深沉”的中国之中,但到了贾平凹,第一个跳了出来。古今中外,第一个跳出圈子的人,都是伟大的。鲁迅说,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他读来读去,读出两个字:吃人。贾平凹的作品,我读来读去,也读出两个字:别装。吃人不可怕,吃下去再装就可怕了。一个人装没什么,个个装就可怕了。该装的装没什么,不该装的也装就可怕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如今的贾平凹也开始变得深沉了。10年前,他的话多稠啊,任何场合,他话语的密度都是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现在,已过60的贾平凹,笑话刚说到一半,就突然沉默了,开始撒手不管,任笑话自己走下去,或不尴不尬地停在半路。为什么呢?是和鲁迅握了一次手,或是他情绪的尾巴,突然游走到另一个世界呢?而作为青年作家的艾跃,他不但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认为他对当今这个浮躁的文学界有贡献。我说他有贡献不是说他出了几部长篇小说获了几次大奖,而是说他的小说,开创了当今文坛的“实话实说”,也颠覆了当今文坛的写作方式和关注习惯。
我与艾跃有过一次见面,是2004年5月。文化部举行一个文学笔会暨颁奖大会,我作为嘉宾出席,艾跃作为获奖代表出席。在颁奖大会上,艾跃代表获奖者做了发言。当时,我被他的方言式普通话叙述深深感动,更被他的生存条件而为理想又苦苦追求而感动,我当时注意了他。岁月不饶人,和艾跃的那次见面一晃就是10年了,今年6月初的一天,我接到了艾跃的电话和《圆圈》的样稿,读完样稿,我被《圆圈》的内容震惊了。思索半天后,我便拿出了艾跃10年来写给我的信反复的看,里面有一些经典话语,便抄录下来:
一,任何事后证明是无用的努力,事前都是必须的。
二,事情是一个过程,慢慢来,不要着急。
三,创作的过程不是把可能变成可能,而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四,当面前出现困难的时候,就是要上一个新的台阶的时候。中央说得好,困难和机遇并存。
五,当两种事情出现排异时,必须马上砍掉一个。
六,敢于抛弃原来认为很好的东西,才叫修改;敢于一遍遍整个推到重来,才叫调整。
......
《圆圈》这部小说,是艾跃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创作的,耗时近10年。但《圆圈》与别的小说相同的是,它同样讲述了许多人和事,及与这些人和事的情感。物是人非,或物在人亡,送走和重新寻找的时候,感情是不一样的。与别的小说不同的是,艾跃在描写主人公面对胆怯和躲闪的同时,向我们叙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不”声中长大,会自己横刀立马,开创出另一条人生道路。艾跃曾在一篇文章里写到:过去盖起的宫殿中,没有他的位置,他只好在宫殿的旁边,另起炉灶,搭起了一间偏房。问题是偏房越盖越多,越盖越大,越盖越高,渐渐成了一个院落,它就成了另一座宫殿。10多年前,崔永元出了一本书叫《不过如此》,我欣赏崔在书中说过的一句话,写《不过如此》,是38年长成一根萝卜,现在一片一片切给大家看;现在我读了艾跃的《圆圈》,像看崔切萝卜一样,从作品中也能够折射出艾跃是如何在贫穷的土地上一砖一瓦盖起了另一座偏房、院落和宫殿。
文人之交,很多时候其实就是骨子里的所见略同,不谋而合。我想起了艾跃在给我的信中说,没别的,就是把我想到的写出来,逗大家开开心;那么作为长辈和朋友,现在我写了这些文字,把开心还给他本人。最后我想告诉他的是:艾跃,你才30出头,别忘了,你面前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
2014年8月于北京
“潇湘悦读网”版权保护声明
“潇湘悦读网”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及其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
权利人及利益系人认为本网站转载或转帖的文章、图片、软件或者其他作品、制品有不当时,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权利证明,本网站将会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其著作权及相关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