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漠:自序
作者: 时间:2019-03-01
关注潇湘悦读网微信 放入收藏夹
阅读:
次
适逢炎陵创建“湖南省诗词之乡”和“中华诗词之乡”之际,理出多年来积累之诗词楹联作品,从中筛选出自以为较好的作品,取名为《案余吟萃》,结集付梓。
自己作为法律工作者,从业三十六载,同事戏称“诗人法官”。所谓案余者,办案、办公之余也。吟者,吟诵歌咏之谓也;萃者,聚集、汇聚较好作品也。一言以蔽之,筛选汇集公务之余所作诗词楹联作品也。专集选录了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30余年间业余所作800余首(副)作品中的200多首(副)诗词楹联作品。其中,古风10首,绝句21首,律诗38首,词曲37首,现代诗8首,楹联100副。内容涉及盛世中国梦、炎陵风情颂、山水行吟、感时记事、追怀念远、人物风采、法治廉政、生活感悟、实用春联、诗联应征等方面,可谓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或歌盛世,赞河山,书风情,颂时代,砭时弊;或写炎陵,品人生,念故人,酬唱和,情景交融。字里行间,全是满满的正能量,了无靡靡之音。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代表性与广泛性、格律化与国风体、继承规范与创新开放的有机统一。无论古风、绝句、律诗、词曲,还是新诗、楹联,都未敢敷衍,尽己所能,努力做到与时代主流合拍,以大胸怀、大意境,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新中国建设成就的赞美和对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歌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中华诗词楹联是国之精粹、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之经典、人类文明之财富。几千年来,特别是唐宋时期,诗词发展达到了顶峰,诗人之多、风雅之盛,蔚为壮观。湘楚之地,诗联文化底蕴深厚,古邑炎陵,人杰地灵;鹿原古韵,源远流长;炎帝圣德,万代昭彰;世内桃源,仙界风光。新中国成立后,炎陵人民创造了许多奇迹,荣获了一系列全国性荣誉,如“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全国平安县”“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旅游名县”“中国生态魅力县”,等等。此外,炎陵黄桃享誉全国,“互联网+”,微商云集,种养产业,朝气蓬勃,专业合作社,茁壮成长,绿色食品,口碑载道。炎陵,不仅是一块风水宝地,还是“湖南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至真至美,至灵至性,人文生态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炎陵人。
身为土生土长的炎陵人,从小浸润着鹿原古韵,沐浴着圣德廉风,唯有用自己的纯真之心醮着大爱之情,描绘这个伟大的时代,才能对得起这片皇天后土的恩惠!在艺术的百花园里,用诗联这一古老的形式,勾勒出炎陵独特的倩影,当是无二的追求。而在艺术观点上,突出炎陵人的独立思考精神,方不枉为炎帝始祖“开创”精神的传承人。为此,作者不揣冒昧,坦白自己在诗词楹联创作上的内心主张:
(一)现代人创作要“广用新韵,少用旧韵;新旧共存,力避混同”。记得在读大学时,古汉语老师曾告诫我们:学习古汉语音韵,目的是为了掌握古汉语的精髓和演变历史,做到古为今用;而非去效仿或照搬古汉语,或用古汉语来写作,那样的话,就是食古不化。本人十分赞同老先生的观点。可以说,这个观点影响了我一生。所以,我的作品全部用中华新韵来创作,也希望全国诗词协会同仁和年轻的朋友都来推广现代汉语音韵。当然,考虑到新老交替和港澳台等地区的特殊性,可以保留新旧双轨并行。至于当下学校的启蒙推广和教育基地创建,无疑应使用中华新韵。
(二)诗尚平易,勿作高深;音韵和谐,真情动人。现代人作诗,多有矫情。要么故作高深,要么堆砌术语,要么胡乱用典,要么泥于平仄。依我之见,今人作诗难亦不难:说难,因须严格入律,要出上乘之作,难!说易,选择余地如此广阔,什么形式适合,就用什么形式,达意抒情为要,率性而为,何难之有?
(三)倡导新国风,更好地表达广泛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自由奔放的感情。宋代朱熹说:“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新国风,乃以抒情叙事为主的现代民间歌谣也。可见,好诗在民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每一个时代的文学发展,都离不开继承和创新。如果拘泥于老一套不变,就谈不上发展;如果以创新发展为由,割断或拒绝传统优秀的东西,那就是背叛。所以,在当前这个普遍存在浮躁心理,快餐文化充斥市场的社会形势下,一味复古泥古,那是绝对没有出路的。为此,本人还是推崇“量体裁衣”——体即内容,衣即形式;就是根据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来选择最适合的文学形式,是格律诗词或新国风体或其他,悉听尊便。总之,切勿为作诗而作诗,也切勿为合格律而“削足适履”。文学的百花园里需要高级的艺术造型作品,也需要自由奔放,形态各异的花鸟虫鱼,更需要发乎自然本性的千姿百态。唯如是,堪称完美。
2017年5月15日
“潇湘悦读网”版权保护声明
“潇湘悦读网”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及其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
权利人及利益系人认为本网站转载或转帖的文章、图片、软件或者其他作品、制品有不当时,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权利证明,本网站将会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其著作权及相关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