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轶辉:营造新株洲新荷塘戏剧生态新环境
作者: 时间:2019-03-02
关注潇湘悦读网微信 放入收藏夹
阅读:
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带着自信走来,带着使命走来,带着初心走来,带着梦想走来。我们文化战线的文化工作者,要创造出新时代戏剧艺术新气象,无论专业的和业余的戏剧艺术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都应牢记“文化”二字的重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如同血液,带着各个国家、民族源自不同历史环境生同的基因。习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而中国戏剧艺术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独特的DNA。回眸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从异彩纷呈的元杂剧到华丽婉转的昆曲,由悲壮铿锵的秦腔到激越高亢的梆子,由活泼自由的评剧到中国戏曲集大成的京剧,我们湖南也由闹房搞笑清唱到幽默诙谐的花鼓戏等等,无不透视着中国人对于美好赞美和向往,饱含着中国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展示中国人独有的道德价值观念。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田汉领导的文艺团体南国社,率先树立了戏剧创作的文学标杆,这才使中国戏剧走向了新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戏剧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因为有了曹禺、田汉、郭沫若、欧阳予倩、夏衍、洪深、吴祖先、阳输笙、于伶、阿英等一批优秀剧作家和他们的优秀剧本,才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戏剧的普及与发展。无论是古戏新剧,古今戏剧家都说写戏难,而戏剧创作之难,主要在于创新难。许多著名剧作家的代表作,常是一年或数年磨一剑,才能实现戏剧以达“苟日新,日日新,又月新”的气象,推动当代戏剧的发展。从古至今,戏剧总是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连。我们湖南株洲以及荷塘的剧作家们,只有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到基层的第一线去,到市井生活中去,发掘提炼,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戏剧原创作品。
今天,我说的以上对古今戏剧的感慨,是因为我读了我们荷塘文体旅游局文化馆老作家老剧作家曹光辉先生,把他花两年时间创作的原创戏剧集《株丽荷馨》,先后陆续送给我审读,全书结集了二十个剧本,剧种多样,有花鼓戏、小歌剧、快板剧、小话剧、小喜剧、故事剧、小品剧、广播剧、网络剧、纪实剧、地花鼓、独角戏、音乐剧、情景剧等等,一如一桌戏剧盛餐,花样多味道好,为我市及荷塘区广大社区文艺演出团体,提供了接地气又有观赏性的戏剧文本,形成了戏剧独有的文化底蕴和形象,紧跟时代新步伐,写出了扶贫攻坚新英雄,歌唱了绿色生态新生活,赞吟了株洲改革新变化。尤其“纪实剧”“故事剧”“网络剧”和“音乐剧”等。戏剧结构创新、戏剧语言出新,所有剧本都写出了戏,立起了人,抒好了情,颇具正能量,给人以感染和鼓舞。难得的是,老先生78岁了,在花了十多年创作历史长篇小说《仙庾岭》之后,马不停蹄地又创作了这么多的戏剧作品结集,真不容易,我作为抓文化战线的区政府负责人,为之感动感叹并表示感谢。感谢小说家塑造还原历史英雄李慈惠,感谢戏剧人用戏剧的形式参与国家建设,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不断进行文化创造,营造了株洲与荷塘戏剧生态的新环境。期望我区新老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及广大文化工作者,都带着自信走来,开启一个新时代。
此是一篇读原创戏剧集《株丽荷馨》的体会文章,受编剧人所托,权且当作写在前面的话。是为序。
2018年2月2日
(序作者系荷塘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潇湘悦读网”版权保护声明
“潇湘悦读网”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及其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
权利人及利益系人认为本网站转载或转帖的文章、图片、软件或者其他作品、制品有不当时,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权利证明,本网站将会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其著作权及相关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