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珍接受《血色洞庭忆春江》作者胡玉明赠书
认识玉明,是在2012年春。参加家乡浏阳的党史联络工作座谈会的午间,见了一面。当时,玉明还在作《沉醉湘水》的创作准备。
日前,玉明捧着这本厚重的《血色洞庭忆春江》到我办公室时,我跟他聊起,感觉2017年夏天我应邀参加他的专著《走读浏阳罗汉》发布会好像还刚过去不久。没有想到,7年时间,玉明的湖南革命历史专著已经写到了第五部。
玉明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创作者。玉明兄跟我是同乡,比我还年长几岁,现在已经年逾花甲,却笔耕不辍。尤其是近些年,玉明一腔赤子情怀,沉下身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入挖掘研究湖南革命历史,用独特的玉明式文学形式写就的作品,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教育价值。我是深受感动和倍感敬佩的。玉明的湖南革命历史专著从《沉醉湘水》起步,到姊妹篇《浏阳潭湾梦》,再到《走读浏阳罗汉》《走读谭嗣同》,现在玉明又写就了《血色洞庭忆春江》。
如果说《沉醉湘水》是玉明对家乡浏阳红色历史的“试水”之作,那么《浏阳潭湾梦》就是他把浏阳的人文志士和爱做中国梦的人牵得更紧的“圆梦”之作。
潭湾,是浏阳河的上游小河乡的一个小村子。这里地处湘赣边陲、大围山东麓、浏阳河源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汉高岭、小溪河、清溪湾、罗汉松、范家祠堂、王家祠堂、牛形坳、潭湾、严坪等一个个留下重要红色印记的地方,对出生在浏阳小河乡的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没有想到,玉明写潭湾,走出了一条特别的路子。他以中国梦为切入点,从红色革命根据地入手,纵深挖掘红色故事后进行“碎片化”处理,以文学的方式反映文史,丰满了浏阳许多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具有可贵的史料价值。
读《走读浏阳罗汉》,我倍感亲切。因为我与罗汉同为田心村人,儿时就聆听老一辈讲述过他的故事。罗汉及其他浏阳籍重要党史人物的不朽业绩和精神风范,是这片红土地永远的光荣和骄傲,也是激励家乡人民永远奋进的不竭动力。玉明的这部专著,是一部总体反映罗汉生平业绩的集大成之作。随后不久,玉明创作的《走读谭嗣同》又送上了我的案头。这两部作品,是玉明历经数年时间,以随笔纪实的形式鲜活地再现风云际会中的谭嗣同、罗汉形象,丰富了二十世纪湖南人物的精彩故事,为深入挖掘湖南党史人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玉明对浏阳籍重要革命人物事迹的挖掘和宣传,以传承红色历史文化为己任的精神,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触动。湖南丰富的党史资源,对于作家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我们党史工作者,更有义务有条件去深入挖掘好、讲述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凝聚爱国力量。
现在,玉明的《血色洞庭忆春江》又把笔触深入到滨湖地区,挖掘抗战题材。他从民间抗日英雄蔡春江等着手,纵横捭阖地反映湘北地区的抗日战争恢弘壮烈场景,彰显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需要毅力需要情怀才能做成的大事。
玉明是一个特别用心的创作者。玉明创作的最大特点是全力以赴去挖掘第一手材料。2016年,当他找到我说要对罗汉的事迹进行深入挖掘,创作《走读浏阳罗汉》时,我是十分赞同的,并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写作之旅,十分艰辛,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玉明在租借、购阅了大量书籍进行研读的同时,克服重重困难,利用公休假双休日,奔赴海南、上海、南京、西安、四川、北京等地,查阅有关历史档案资料,并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调查。可以说,我见证了玉明这部党史纪实作品从创作到完稿的极其艰辛的全过程,他是用他的真诚之心创作了这部作品。
《走读浏阳罗汉》这本书与大家见面后,作为罗汉的家乡人,作为党史工作者,我比谁都激动,比谁都感谢玉明和为这本书付出心血的同志们,因为这本书完成了我的一个夙愿,也为湖南党史人物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
玉明这种以纪实文学手法研究红色历史的特色创作,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纪实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湖南大学纪实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章罗生教授,专题以《走读浏阳罗汉》为考察重点,撰写了《胡玉明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玉明的走读研究方式是一种新的党史硏究方式。他曾对我说,创作过程经历了由不想写、不敢写,到要他写、他要写,再到不写不快、不写不忍,到最后一定要尽全力写好的这样一个思想情感转变和理性飞跃的过程。
这一次,玉明写作《血色洞庭忆春江》,原始素材只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华容风雷》中的百余字,写作更为艰难。玉明再一次采用了这种走读研究方式,边走边访,边访边记,边记边创作,不断升华认知,实现了纪实文学与红色历史研究的深度融合。
玉明还是一个特别用情的创作者。玉明对湘籍革命先辈怀有深厚的情感,他说,这些革命先辈都是湖南人民的骄傲,特别是先辈们追求真理,以保卫、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是我们身为家乡人应当永远铭记和继承的。玉明创作革命历史专著正是在这样一种情感驱使下开始的,这次他创作《血色洞庭忆春江》亦缘于此。
从玉明的创作轨迹来看,他更倾向于去深入挖掘那些还未广为人知的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血色洞庭忆春江》的主人公蔡春江,就是这样一个革命先辈。玉明介绍,少年蔡春江心中的革命种子,是在何长工、蔡协民等在华容等地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农民协会工作中慢慢种下的。正是受了中国共产党这样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革命前辈的影响,时任华容县三封乡副乡长的蔡春江,才会在面对抗战时期洞庭湖畔的腥风血雨,日军制造了灭绝人性的“厂窖惨案”时,决然举旌,成立了抗日游击队,有力地打击了日寇和汉奸的嚣张气焰。思想先进的蔡春江,时刻关注媒体报道抗日将士的时事消息,主动与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接触,明确表示愿意接受收编,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最后,在抗日战场上,蔡春江壮烈殉国。
怀着对蔡春江这样一个“抗日志士”“抗日英雄”的无限崇敬之情,玉明通过“厂窖”等一列惨案,“七女峰血战”、新墙河一系列战斗故事,反映湘北战场的惨烈恢弘场面,有效烘托铺陈,层次分明地向我们展现了蔡春江精彩的人生,展现了他热血爱国、胸怀大志、忠于人民,血战到底的崇高情怀。
玉明说,他在《血色洞庭忆春江》的创作中也感受到了很多“情”,华容县党史办、岳阳县新墙河抗战陈列室及有关专家学者等,给予了他无私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郭清彬、李宣钊、涂光明、喻灿锦等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说,《血色洞庭忆春江》这本书是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的结晶。
玉明是一名金融系统的老同志,他自费钻研数年时间,呕心沥血,坚持创作革命历史专著,完全是凭着自己对党的热爱、对革命先辈的敬重、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担当这样一种崇高的情怀。他创作的一部部厚重的作品,有的被中央文献研究室馆藏,有的被湖南党史陈列馆馆藏。作者用心、用情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党史人学习和敬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期待着,玉明的这部新作能跟他之前的系列革命历史著作一样,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成为湖南红色历史文化的“宣传册”,成为人民真正入脑入心的“营养剂”。我也期待着,湖南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党史、新中国史、革命历史的文学作品创作出来,成为党史基本著作的有益补充,共同打造湖南党史“培根铸魂”的“航空母舰”!
2019年9月6日
(王文珍: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
“潇湘悦读网”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及其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
权利人及利益系人认为本网站转载或转帖的文章、图片、软件或者其他作品、制品有不当时,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权利证明,本网站将会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其著作权及相关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