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喝酒这件很男人的事情一直不怎么感冒。倒不是酒力不行,老爸烟酒通吃也活到九十多岁,我相信这种体质多少遗传了一些。我总觉得酒应该是品,而不应是喝和灌。品,才能把玩好酒中滋味,就像把人生参透了一样。而真正的醉应是一种境界,因为那一定是在对的时间和对的人喝对了酒,酒不醉人才人自醉嘛。
在长沙县工作的张最伟老师要出版她的散文集,至少托了两个朋友找我咨询过出版的事宜。最后,她自己通过网络找上门来了。我的出版工作室就像一个酿酒坊,每年至少生产上百个品种。由于工作实在繁忙,我有品酒之意但绝无嗜酒之心,对于大多数图书只能除做好包装推荐外,却没办法一一拜读。她把书交我代理出版,我一口便应允了下来,因为无非就是我的酒坊又多了一个品种而已,天天面对那么多酒,就是酒徒也有厌倦的时候。
好在我虽不是一位很虔诚的好酒之徒,但不会拒绝好酒对嘴巴的诱惑。如果碰上好酒,也时常小酌一杯。小酌之后,也常写点文字,说点胡话,发到自己的QQ空间,有的甚至印在某书刊的版面之上,甚是得意。张老师在看了我写的一篇评论文章后,也提出请求,一定要看看她写的文章,并帮他写点评论的文字。通过网络一深入交流,了解到原来我们还是老乡,都是喝资水长大的。我知道,她的这壶酒是必须品尝才能交差了。经我的美编排好版,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翻阅了。
果然,她的这部叫《醉一醉又何妨》的散文集确实是一壶好酒,值得称道并品尝,绝不虚此饮。
全书分醉有所爱、醉有所惜、醉有所乐、醉有所思、醉有所痛共五章,基本上囊括了一个母亲、妻子、女儿、教师等多种角色定位和所思所想。人生就是一本书,写满了酸甜苦辣,记录着喜怒哀乐。很多作家的创作,其素材来源于生活,其写作就是记录生活。阅读完这样一本书,一个立体的鲜活的人便会从书里面走出来,坐到对面的空位上,开始与我们作心与心的交流。我们称这种写作为“日常生活叙事”,大多以现代都市女性作家为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女性作家侧重于对自我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现实进行个体化的艺术表现,形成了叙写“日常生活”的个体化艺术特征。这种写作最动人的一点是真实,最受诟病的是小我和世俗。
在文学创作上,现在很多作家都似乎喜欢往“高大上”方面靠,主题一定要求宏大,结构一定要求繁复,视野一定要求广阔,语言一定要求厚重,格局一定要求深远,这种情结从繁荣文学方面来说当然是有利有弊的。有利的一面是给作家们身上赋予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说不定一部伟大的作品在受尽各种煎熬和锤炼之后,哪天就真的诞生了。但是,受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恐吓,估计很多人还没开始就打退堂鼓了。毕竟,写作出不了成绩,再远大的理想都是白搭。况且,有些作家就是因为背负沉重的包袱行在路上而郁郁寡欢一生。
有专家提出“快乐工作法则”,我们不妨也提倡“快乐”爬格子。
从写作中获得快乐,这应该是我们广大作家可以追求的事情。这并不是要我们笔下流淌的是何种情绪的墨水,我们的生活也要完全笼罩在那种情绪之中。这种普遍摈弃宏大叙事,避绕重大题材,常从“儿女情,家务事”的日常生活支点切入社会的写作,一样可以长于以小见大或旁敲侧击,一样能以细腻的笔触、微妙的感觉,表达内在情性和抒发内心情感,直抵生活及人性的内核。毕竟,作家们立足于完整、多样的生活中,应该更能了解、认识、体悟外部世界的矛盾和冲突,因此也更有可能创作出令人感同身受的作品。至于一定要写出能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的作品,其勇气固然可嘉,但大可让那些具有“爷们”气质的大作家们去完成。
作为一名公益阅读推广志愿者,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常被人问及该读些什么样的书于人生更加有益。以前,我会毫不犹豫地向提问者推荐一大串书单,肯定全是经典名著,这样以显示自己是多么的博学,其实有些书我也记不住讲了些什么。但去年人过四十,我就决定不再做这么虚伪的事情。这些年来,经我的手包装策划的作品已有好几百部,其中大部分都是这种“日常生活叙事”的作品集。从艺术价值来说,这些书肯定没办法写进文学史,但并不是没有一点传世的价值。这些文字都是作者倾注心血创作而成,集人生之精华,聚智慧之结晶,富含一个生命体最必需的思想营养和品质营养,只要用心领会,其收获绝不比经典著作少。
综上所述,张最伟的这部散文集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日常生活叙事”的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生命的无比敬重,对情感的无比真诚,对事业的无比豪迈。这种积极向上和快乐无边的情怀,是可加以学习的,是可被感染的。一人一风貌,一作一精神。这种“个人化”写作,在当前这种凸显个性化多元化的社会生活潮流中,可以是一种方向。
(作者系湖南读书会会长,湖南省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及执委会成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书评委员会理事,长沙市作协理事,长沙市岳麓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职业出版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