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紫云英相识于鲁迅文学院第七期网络作家班,在短暂的校园时光里,她的屋子是同学们经常聚会、留下笑声最多的地方,作为他们的辅导老师,我偶尔也去过几次。紫云英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清晰:真诚而朴实,大方而文雅。她爱笑,乐于助人,虽是湖南女子,却是恬静有余而辣味不足。她性格中的温润、宁静,在她的诗歌中得到了更加淋漓的显露。得到她即将出版诗集的消息,我自是十分高兴,愿以此文表达我的一份心意。
在我看来,紫云英诗歌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取法自然”,二是“以心为镜”。前者为其本,后者则为其形。这两点实乃“世界与个体”,“物与我”,“景与情”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均有出处。“取法自然”既是开篇立意的中枢,也是物象情境的依托,对于诗歌艺术而言,又必须是独特而具体的情与景的融合,必须是现代感与历史感的交织。紫云英的诗歌正是在这样的空间和时间维度中展开的,由此可见,她的艺术感觉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我知道她还是个书法家,并涉猎绘画,这对她的诗歌创作是极为有利的,诗书画实为浑然相通的一体,诗歌如动态之书画,书画则如凝固之诗歌,相互之间的“借法”可意会不可言传。
在这本诗集中,《柳子街》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只寥寥几句,就显示出紫云英营造诗境的能力:
阳光温润着每一片青瓦
波纹在木屋的柱子上憩息
暗处浮动类似记忆的影子
时间的结构,有的已被修改
有的却更加清晰
这让我想起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地铁车站》中的著名诗句: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诗歌是感觉的艺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幻觉,诗人习惯用自己的感觉表现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感。它移动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游离在词语固有的含义之外。它让一些简单的事物变得纷繁复杂,又让一些冗杂的事物变得简洁透明。它犹如光亮中的一个斑点,又如同阴影中的一束聚光。它是浪花尖上的那一滴水珠,也是浩瀚沙漠深处最寂寞的一粒尘埃。
紫云英在《走过寂静的荷塘》里有一句很简单的句子吸引了我:
谁比炊烟活得更久?
在这句诗里,炊烟被赋予了生命,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被赋予了情感,而自然是情感最强大的“源泉”。有的时候,与其说一首诗因为一个句子而被激活,不如说是被一种特别的情感激活。于是,在《流淌在回忆里的河》里出现了这样的句子:
那些在黑暗中开放的温暖
亦满载似水流年
不紧不慢,听任心灵安排
有如时光流淌发出的声响
不是所有的火焰都成灰尘
不是所有的奔流都无意义
“以心为镜”作为紫云英诗歌的另一个出发点和聚焦点,令她所目击的事物,及其理解消化之后的还原,不再是一种“俗像”而是一种“净像”,也就是诗人眼中的独特影像。由此,舒婷眼中的“橡树”和“木棉树”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两棵树”。而海子所说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那个人,活在我们永远期盼而不能及的“明天”。紫云英的很多作品让我读出了同样的意蕴,在《我心非石》一诗中她写到:
有些话只适合写在流水上
比如帆影
比如枯枝
比如落日
它们都是大地的语言
她又在组诗《岳麓,岳麓》的第三首《深情的感叹》中进一步写到:
你看,稻花的清香
正缓缓弥漫
落满灯火的河床
水与洲相汇的弧线
柔软而绵长
这些诗句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是那么的真挚可感,朴实无华,若不是源自内心的律动,是无法捕捉到的。再如组诗《笑声拍打的时光》中的第二首《傍晚的大角湾》的描述:
圆月在云朵中悠然,如度假的人
轻松,闲淡
暮色中,看到海浪拍岸
看到欢笑的翅膀,拍打
微微起伏的时光
水里的云母
将一生的浪漫背在肩上
水手归航
已把远方
紧紧握在手心
紫云英诗歌无处不在的追寻,是她与自然汇集时留下的痕迹,是心灵与世界碰撞时发出的回响。她所见之万物,皆是自然的心音;她所咏之歌,尽是她灵魂的旋律。亦如她在《一群人的桃花源》里写到的那样:
一群人来到四月
来到桃花源
任阳光伸出春天的手
将心事重重的脸
慢慢拍软
2015年元旦深夜写于北京垂杨柳
(本文作者系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中国作家网副主编,国家一级作家。)
“潇湘悦读网”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及其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
权利人及利益系人认为本网站转载或转帖的文章、图片、软件或者其他作品、制品有不当时,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权利证明,本网站将会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其著作权及相关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