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芳瑾
禹经安先生是一位地方史专家,他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耕耘着溆浦这一方热土,踏遍溆浦的山山水水,为溆浦一些地方史志资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溆浦人誉为“溆浦的活字典,”被吉首大学教授张建永先生誉为“溆浦文化的压仓石”。禹先生一直有个夙愿,在耄耋之年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什么,出一本关于溆浦地方史的资料整理成册。于2000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多年来沉淀积累出来,关于溆浦地方史的一本书《溆浦拾轶》。在即将付印时,出版社突然给禹经安老师打电话来说书稿中还缺个“序”。
现在出书总需要名家来提高人气,作个“序”。关于名家的作“序”,禹老师早就有所准备,想请以前和禹先生共过事的湖南考古研究所所长何介钧先生来为他作“序”。(何先生曾是著名历史学家向达的学生),那时何先生正在考察“城头山遗址”,听说前几天去了日本,三两天回不来,当时禹先生接到电话时,正在省政协《湘声报》报社向继东先生的办公室。向先生见禹先生特别的急,便开导他说:“那就请自己内部人算了”,禹先生问:“请谁?”向继东先生说:“王跃文!”一句话使禹先生茅塞顿开,对呀!这么大的名家不用,还舍近求远,继东先生立即拨通王跃文先生的电话,并说明原因,跃文先生满口答应为禹先生加夜班。
第二天一大早,让他儿子骑自行车上学时顺便把他老爸写的“序”带过来了。继东先生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满面笑容的说:“写得真好!”禹老师接过来一读,见前面几句是这么写得:“有种说法历史除了人物名字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小说除了人物名字是假的,其他都是真的,尽管这是及而言之,却道出了中国史学家的尴尬……”。
读完后,让禹先生拍手叫绝,这么有哲理的一段话,让人感慨万千,只有王跃文先生用廖廖几字,把当时的社会现象剖析的如此透澈。这才是大家的大手笔,书出版后,禹先生把书送给何介钧先生看,何先生看了后说:“写得好,大气,溆浦人就是有才华”。而在当时关于中国足坛黑幕闹得沸沸扬扬,我国足体坛名记者贾志刚先生,他在为方肇先生揭露中国足球黑幕《越位》一书中作序说:“前段时间去了湘西与一帮王跃文的老友喝酒。席间,禹经安先生说到王跃文先生为他作序……”就是用跃文先生这段话来证实,方肇《越位》一书写的也都是真实的反映了一种潜在的社会现象。
而王跃文先生写给《溆浦拾轶》的序也是如此的精彩绝伦,把中国几千年来的史家尴尬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
下面摘录王跃文先生为《溆浦拾轶》所做的序:“有种说法,历史除了人物名字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话;小说除了人物名字是假的,其他都是真的。尽管这是极而言之,却道出了中国史家的尴尬。所谓秉笔直书,只不过是历代史家的梦想罢了。所以我便总以为稗官野史比正史更可信。
禹经安先生这本书关于我故乡溆浦的书,因为不是专门史家的“奉旨之作”,便侵润了读书人的文化良知,大抵可以称得上了解这方水土的信史。
平日同乡人聊起溆浦,他们感觉如闻番外传奇。他们总以为溆浦不过是湘西边陲小县,还在刀耕火种,民风定然强悍。我很愿意向外地朋友推荐禹先生这本书。其实在湘西,溆浦是开化最是早的县份之一,它的文明史与整个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几乎同步。很久以前,这里就是桔红满山,桑麻遍野商旅不绝,民丰物阜。从本书里你可以找到不同时期的考古依据。我忝为文化人,自然关注溆浦的文化史。你读了禹先生的著作,便会知道溆浦从来就是个文化气很重的地方。读书人在溆浦从来都是很受尊重的。后生们浪漫,总愿意相信溆浦重文的传统缘于屈子。而文化的确是有基因的,溆浦历代都不乏以天下为已任的文化人,正因承了屈子之风。
溆浦虽是古老,可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尽,遗迹荡然无存。禹先生书中记载和研究的“溆浦八景”之类,已是镜花水月亮;哪怕是尚可触之抚的一残瓦、一铜鼎,也早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了。禹先生却为此沤心沥血大半辈子。考古本来就是个寂寞的行当,而着眼县城文化去潜心考古,就更无世俗功利可言了。这就不能不敬佩禹先生了。
历史并不是剪掉的脐带。今天的溆浦人没有理由不认识自己的昨天。历史有兴衰,沉浮有因果。溆浦多几个人研究一下自己的历史,应该说是很有必要的。”
不知道多少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却经历了历代风云的沧桑,千万年风霜雨雪,都是过眼云烟,无论时光如何倒流,留给世人的只是历史评说。只有认清当下,因为历史正在重演,如果你看不清当下,就读读历史,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
从这一段序中读懂了王跃文先生是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智者。当今社会,想当精英的人太多,智者太少了,对于智者来说的只要他守护着人类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即使天下无一人听他,他仍然是一个智者。智者应该出于自身最内在的精神需求,真正精神上的东西完全独立于时代的,它的根要深邃得多,植根于人类的某种永恒关系之中。
这两位都是我最崇敬的老师,看他们的作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和尊敬,充盈着我的内心,他们播下的是精神的种子,收获的也是精神的果实,让我们的人生体会一种美好的精神价值。
王跃文与本文作者向芳瑾女士合影
作者简介

(作者向芳瑾: 女 湖南读书会副秘书长,《涉江论坛》执行编辑、副主编,曾先后在《湖南日报》、《怀化日报》、《边城晚报》、《怀化文学》、《屈原文化》等刊物发表作品怀化市作协会员 中国屈原学会会员雪峰文化研究会溆浦分会秘书长 伏羲文化研究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