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是中国古传统文化所谓的 :刚正有节操的女子。
自《后汉书》开始记录妇女事迹的《列女传》到《二十四孝》就开始走进正史。孝顺,乃中华传统之美德,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天下之道”。古有木兰替父从征,到晋朝王祥赤身,为继母卧冰求鲤,到近代民国列女,施剑翘1935年为父报仇的故事。从古到今涌现了很多,关于“孝”感人的故事。
前不久,由雪峰生态旅游文化有限公司老总陈黎明先生,邀请省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贺刚先生、古建筑专家符炫先生、来溆考察九溪江神秘的“红毛将军”古宅后,又同地方史专家禹经安先生的陪同下,前去考察明末清初时被李自成部所杀害的烈女张敬芳之碑,张敬芳碑位于统溪河洞垴桃子冲之上。
在春雨绵绵中探寻传说中的烈女碑,也许她的故事太过于感人,连老天都在不停的为她流泪,满目的青山被绵绵的雨水洗刷的青翠欲滴,两岸已经开满了灿烂的山花,坡上长满了青青幽草,走过通往溆水两岸的悠悠古吊桥。嗅花草熏香,听潺潺流水,看粼粼波光,一派春光烂漫的景象。在雨中前行的我们,不顾泥泞的山路,在大家期盼中寻找到了烈女碑。
它孤零零的躺在山坡的坎下,是一块将近1米8高,宽1.2的青石碑,厚有0.12米。石板上的点点凹痕,被风雨布满了岁月的硬伤,我们在碑的石板上努力的寻觅着历史的痕迹,在风雨的洗刷下模糊可辨,碑曰:“烈女张氏,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父士亨,明贡生,仕至九江府司马,致政家居。顺治四年(1647),王师定辰州,贼大溃,四出剽掠。烈女随父士亨避兵统溪,转徙桃子冲,为贼搜获,金帛既尽,迫以行,不可,士亨护力,贼挥刃颈仆地,烈女益愤,大骂,以身蔽父曰:‘宁杀我!’贼知不可骨,遂迂害,时年十五。后士亨复甦,走避他所,得免,越三日,乃出尸殓,颜色如生。”于乾隆(1762)江西南城进士,时任溆浦县令陶金谐为其撰写墓表,原石在今统溪河洞垴上桃子冲。
烈女张敬芳,生于崇祯六年,从小熟读诗书,经常反复吟读《女史》,深受其影响,敬芳自幼许配郗氏之子,还未过门,遂逢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之乱,外面传言郗氏之子已被起义军杀害,敬芳早就想以自身殉夫以 报贞洁。因此她父亲常常宽慰她,父泣曰“:汝将奈何”?烈女曰:“儿当读书,念之熟唉,今日不幸至此,如天之福,得终事大人幸也,否则死耳,复何言”?可见此女通晓大义。其父亲士亨为明代贡生,官至九江司马,告老还乡后就在溆浦家居住。順治四年(1647)李自成部将牛万才大乱溆浦,朝庭派兵镇压于辰州,牛兵大败后,四处烧杀抢掠,敬芳随父亲张士亨为避兵乱,逃至统溪河桃子冲,被牛兵抓获。钱财搜尽后,想抓敬芳走,父亲阻拦,被牛兵举刃砍伤,想加刃再杀,敬芳挺身而出救其父,“宁可杀我!”义愤填膺骂牛兵,牛兵看到她一个弱女子如此刚强不屈,遂被杀害于桃子冲,时年只有十五岁。父亲被救后在外躲藏三日后,入桃子冲将敬芳尸体入殓,入殓时出现圣洁之像,容貌端丽,宛然如生,面貌颜色如生前一点没有改变。这样的神迹泣鬼神,动天地,让人灵魂肃然悸动。
《 孝经》云:“大孝.德之本也,教之所因也”。“孝在于质潜,不在于饰貌”。一个有孝心的人,就是一个心灵完美的人,孝,一个渗透人心的字,它可以为什么舍已,只为了爱,才肯舍已,张敬芳在那个悲风苦雨中逃亡,以她十五岁的青春年华,用孝心为父捐躯,活出了真情和至爱。
每一个故事都是人生的哲理,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它既能洗涤我们的心灵,也能让我们的灵魂升华。
作者简介
向芳瑾: 女 湖南读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涉江论坛》执行编辑、副主编,曾先后在《湖南日报》、《怀化日报》、《边城晚报》、《怀化文学》、《屈原文化》等刊物发表作品。怀化市作协会员, 中国屈原学会会员、雪峰文化研究会溆浦分会秘书长 、溆浦作协秘书长、伏羲文化研究会会员、高庙文化研究会会员)
“潇湘悦读网”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及其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
权利人及利益系人认为本网站转载或转帖的文章、图片、软件或者其他作品、制品有不当时,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权利证明,本网站将会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其著作权及相关合法权益。